界面新聞記者 | 楊舒鴻吉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今天的演講,我把發言稿件植入到了眼鏡里?!痹?月25日舉辦的2025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星紀魅族創始人李書福佩戴著一副AR眼鏡登臺,全程“脫稿”演講。他所佩戴的眼鏡不僅能夠將發言稿實時投射于鏡片之上,還能根據語速同步顯示內容,科技感十足。

李書福親自“帶貨”,讓這款眼鏡迅速收獲熱度。界面新聞獲悉,這款眼鏡正是來自吉利生態企業星紀魅族旗下的StarVAir2智能眼鏡。該產品已經量產并經過兩代產品優化,累計服務超過5萬用戶。
星紀魅族XR業務線負責人郭鵬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除了提詞器功能外,StarVAir2還支持AI實時翻譯、AR導航、AI會議助手等功能。星紀魅族自研FlymeAI大模型,除了接入通義千問、字節豆包、文心一言等頭部第三方大模型外,還第一時間接入DeepSeek大模型。
2025年已被業內視為AI眼鏡的爆發“元年”。據維深信息預測,2025年,全球AI眼鏡銷量將增至550萬臺,同比增長135%。另據IDC預計,2030年全球AI眼鏡市場規模將達到5340億元。
在AI終端化的大趨勢下,眼鏡成為目前大型廠商爭奪的重要入口之一。此次吉利通過星紀魅族集團的布局,就被視作是看中了虛擬現實技術在未來汽車生態中的關鍵作用。
這一風口之下,國內大型城市加速對智能眼鏡產業的布局,上海更是這些城市中的先入局者。在大會上,李書福在演講中強調,這款眼鏡所使用的“黑科技”,與上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拔医裉炫宕鞯倪@副智能AR眼鏡,核心技術研發團隊及核心供應鏈都在上海?!?/p>
在采訪中,郭鵬進一步向界面新聞記者證實,該型眼鏡的核心零部件如波導鏡片、光機、芯片等都來自上海本地企業。比如,波導鏡片是與當地企業聯合研發的,折射率高、亮度好;光機體積小,能投射高亮度圖像;芯片則滿足了眼鏡處理文字信息、節能耗、重量輕等要求。
雖然郭鵬未透露供應商的進一步細節,但不可否認的是,包括XREAL、龍旗科技、晶盛機電等頭部企業均在滬發展或有所業務布局,催生了一批諸如StarVAir2在內的產品獲得市場關注。
上海顯耀顯示科技有限公司專注MicroLED微顯示技術,其在光模組領域具有重要地位,解決了AR眼鏡量產中的“卡脖子”問題,使其成為國產AR眼鏡中的重要供應鏈企業。理湃光晶是上海AR眼鏡光波導模組頭部供應商之一,擁有幾何光波導核心專利和獨家分子鍵合工藝,使其成為頭部AR整機品牌的供應商,并與多家企業形成戰略合作。在鏡片方面,三井化學材料公司在上海基地專注于折射率系列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為AR眼鏡提供高質量的光學鏡片。
可以說,上海的AR眼鏡供應鏈覆蓋了光學鏡片、傳感器、顯示屏等上游零部件全產業鏈。不僅在AR眼鏡的研發和生產上具有優勢,上海還在光學材料、新材料(如碳化硅)等領域進行深度布局。此外,上海研發企業還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進一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另外,上海在AI大模型領域的領先地位,也加速了智能眼鏡向AI眼鏡的進化。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4500億元,累計完成60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大模型備案,數量位居全國第二。郭鵬向記者透露,正是上海在AI領域的強大積累,加速了智能眼鏡行業的積累。
當前,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內的多個城市均在發展智能眼鏡產業鏈,2025年也被視作“百鏡大戰”元年。
比如,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祝銘明曾佩戴著公司最新AI+AR眼鏡亮相浙江杭州余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并借助該眼鏡實現了“脫稿演講”;雷鳥創新技術(深圳)有限公司與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推出AI拍攝眼鏡雷鳥V3,集成了拍攝、光波導技術,并搭載了先進的通義千問大模型。華為、小米也被傳在研發相關智能眼鏡產品。
在郭鵬看來,上海在智能眼鏡領域在人才方面的優勢同樣不可忽視。“高??蒲性核姸?,為創新產業研發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時豐富的AI創新應用,如在眼鏡、汽車等領域的應用,為公司提供了很多啟發,促使公司未來迭代速度加快,推動AR行業發展加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