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商的浩瀚疆域里,淘寶再次擲下重注。2025年3月,這家由阿里巴巴孕育的巨擘宣布投入10億元人民幣,目標直指孵化100位新生代紅人,人均支持高達1000萬元。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資本游戲,而是淘寶對紅人經濟未來的一次深思熟慮的押注。在短視頻平臺流量內卷、直播電商喧囂漸息的當下,淘寶試圖為紅人經濟注入新的生命力。
“直播平臺做網紅容易,做品牌很難,但淘寶可以,”淘寶服飾總經理看山在2025淘寶紅人之夜上語氣堅定地說,“我們堅持幫紅人孵化品牌,走向基業長青,這是我們最看重的。”這句宣言不僅揭示了淘寶的戰略核心,也點明了其與其他平臺的分野:從短暫的流量狂歡,轉向持久的品牌沉淀。
這10億元的投入,淘寶將其拆解為一系列精準扶持:定制“超級時裝發布”直播、推出“新品超級櫥窗”服務、提供百萬紅包與流量補貼,甚至加強對原創設計的保護。這些措施如同沃土上的養分,旨在讓95后、00后的新生代紅人迅速扎根,開花結果。
數據顯示,近兩年已有近600位站外紅人涌入淘寶,其中不少人開店不足兩年,年成交額已突破億元。這股新生力量,正在重塑中國服飾電商的格局。
從流量旋渦到品牌沃土:淘寶的獨特引力
在內容平臺的流量洪流中,紅人如曇花一現,盛極而衰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可知文化總經理尚玉鑫看來,有些平臺的中心化流量機制讓投流成本高企,商家稍有懈怠便面臨斷崖式下跌,“短視頻平臺的客戶大多通過短視頻下單,要求內容極其抓人,像我們這種專心做產品的人很吃虧。”他頓了頓,補充道,“但在淘寶,只要貨品能打,就能吸引種子用戶,他們是可運營的私域流量,能沉淀粉絲,形成穩定的復購。”
可知文化總經理尚玉鑫,2010年開始做服飾行業,2020年開始做淘寶的代運營,逐漸做做達人孵化自營。今年新增七八個達人,目前紅人規模達到了20多位,每個達人有自己的品牌,其中代表的紅人是黑有染,2024年有4家店鋪進入百大時髦店鋪。去年總GMV3億左右,今年GMV預計沖刺到5億,逐年穩步增長中。
圖說:淘寶紅人-黑有染,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在尚玉鑫看來,“穩定性”是淘寶的殺手锏。不同于直播平臺的脈沖式流量,淘寶的搜索機制讓用戶帶著明確需求而來。“上新時哪怕沒有宣傳,客戶也會自己搜索,每個月都有穩定的保底銷量。”
錦溪文化CEO竇運峰則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淘寶的魅力。他回憶起旗下紅人小田Tia的轉型之路:“我們在站外做IP宣傳也能爆,但淘寶能把品牌當作事業來做,復購性和穩定性更好。”竇運峰的機構過去兩年GMV均超20億元,核心陣地始終鎖定淘寶。“淘寶直播的優勢在于高粘性、穩定性和復購率,”他說,“這是實打實做品牌的平臺。
淘寶的貨架電商模式,不僅讓紅人擺脫了對高頻直播的依賴,還通過數據賦能實現用戶破圈。看山舉例:“淘寶的搜索體驗是用戶主動需求的平臺,基于數據分析,我們能把商機和趨勢反哺給紅人,幫助他們開發新款,服務粉絲的同時拓展新客群。”這種從流量到品牌的平滑過渡,是其他平臺難以企及的護城河。
新生代紅人的逆襲:從零到億的創業傳奇
在淘寶的沃土上,95后、00后的新生代紅人正以驚人速度崛起。他們中有人入淘三個月成交破千萬,有人一年沖刺億元。這些故事不僅令人振奮,更折射出淘寶孵化機制的高效。
華吉言32歲從上海的體制內辭職,帶著對服裝的執念創業。2022年,她的同名品牌在一短視頻平臺起航。一年后轉戰淘寶,三個月后月銷突破1000萬元。“那天丈夫告訴我這個數字,我以為聽錯了,”她回憶說,“后來才明白,淘寶的流量像滾雪球,老客復購率高,一件爆款能默默賣三個月。”如今,她的品牌年銷3000萬元,目標是沉淀產品而非個人IP。
同樣從體制內出走的YIYI,2020年在小紅書憑借穿搭積累10萬粉絲,年銷2000萬元。2021年,她攜高端女裝品牌“依依”入淘,第一年銷售額飆至8000萬元,今年目標直指3億元。“淘寶是退貨率最低的服裝平臺,”YIYI說,“用戶帶著購物目的來,沖動消費少,會員體系又能增加粘性。”她刻意淡化個人痕跡,將品牌推向前臺,力求“去主理人化”。
周白子則從14歲起摸爬滾打,26歲的她已成為微胖女裝賽道的標桿。2020年創立“周白子for you”,首年成交1億元,第二年翻倍至2.2億元,2025年劍指3億元。“淘寶的用戶粘性大,復購率高,”她說,“大促日均銷售額超300萬元。”她的故事證明,即便紅人經濟看似飽和,細分賽道仍有藍海。
圖說:淘寶紅人-周白子,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夏詩文則代表了淘寶“老將”的新生。2015年從教師轉型創業,2019年因一條抖音視頻爆紅,羽絨服單日賣出5000件,年銷破億。如今,她年營收穩定在4-5億元,淘寶占比近90%。她將品牌“aboutpoem”視為“孩子”,每月上新30款,扣子都由團隊定制。“淘寶不是窯爐,是沃土,”她說,“品牌不是我的影子,而是用戶的記憶。”
提供另一種選擇:紅人品牌的星光時刻
淘寶的扶持遠不止資金和技術。2025年,“超級時裝發布”成為紅人轉型品牌的加速器。這場電影級直播以高調性、高審美為標桿,國內頂尖導演團隊操刀,為紅人打造年度重磅時刻。CHICJOC便是受益者。這家女裝品牌的前身是紅人店鋪,入淘后積累高凈值用戶,與“超級時裝發布”合作后,一場直播銷售破6000萬元,品牌影響力指數級提升。
“這是紅人來淘寶的人生高光時刻,”看山說,“我們希望傳遞的不僅是貨架和直播,還有另一種選擇。”這種選擇打破了傳統直播的“檔口叫賣”模式,用品質與創意為紅人品牌賦能。竇運峰對此深有共鳴:“平臺老師會負責賬號從0到1的策劃,直播節奏、投流精準度都有賦能。”他孵化的兩個賬號,依托淘寶T1000政策,增長穩定。
新品打爆則是另一利器。“新品超級櫥窗”服務降低商家成本,區區歐陽等頭部紅人加入后,一周銷售超50萬元。看山強調:“我們不只給錢,而是結合紅人特點,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從流量補貼到原創保護,淘寶為紅人鋪就了一條從IP到品牌的坦途。
未來燈塔:品牌化才是紅人經濟的終局
紅人經濟的下一程在哪里?答案或許是品牌化。
直播平臺擅長造星,卻難留根;淘寶則以貨架為基,助紅人從曇花變為常青樹。尚玉鑫直言:“站外紅人賺廣告費不穩定,淘寶能讓生意變成事業。”他的機構今年GMV預計沖刺5億元,旗下紅人黑有染已成現象級品牌。
看山對此有更深遠的思考:“服飾賽道足夠大,可以容納更多伙伴把市場做大。我們歡迎其他平臺一起教育市場,但對非原創、低質市場要堅決打擊。”淘寶近期出臺政策,嚴打AI假圖,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旨在為原創紅人保駕護航。
對華吉言而言,品牌是自然生長的結果。“衣服不是布料,是被尊重的作品,”她說,“淘寶讓我專注產品,而不是靠一張嘴。”周白子則將品牌比作“長明的燈”:“亮得久比亮得猛更重要。”夏詩文則在十年打磨后,選擇在淘寶長成“大樹”。
這些新生代紅人,或許正是淘寶十億豪賭的答案,他們用設計、堅持和信任,在這片沃土上點亮了屬于自己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