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實現5.4%的增長,環比看,一季度GDP增長1.2%,比2024年四季度小幅回落0.4個百分點。
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高于市場預期的5.1%。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整體上看,受上年一攬子增量政策延續效應,以及今年初“兩新”政策擴圍加力,穩增長政策前置發力等影響,一季度宏觀經濟保持較強增長動能。
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表示,一季度經濟“開門紅”,體現了傳統上的政策前置發力以及“926”轉向的延續。
展望二季度,徐天辰表示,過去兩年環比來看經濟都呈現一季度較強、二季度較弱的規律,而除此之外,中美及全球貿易摩擦是主要不確定性因素。貿易局勢升級可能導致二季度轉負,同時企業面臨不確定性也會減少投資,對此應有充分準備。
王青預計,綜合考慮外部沖擊驟然加大,擴內需政策加碼及上年同期基數等因素,二季度GDP增速有可能在4-4.5%之間。不過,伴隨新一輪增量政策持續顯效,接下來經濟增速持續大幅下滑的風險可控,而且中美關稅談判本身也有較大空間。
1-3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5.8%,漲幅較1-2月加快0.2個百分點。
王青表示,兩方面力量推動一季度基建稍有走強,一是一季度政府債券、包括用于項目建設的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節奏明顯加快;二是去年四季度推出一攬子大規模化債方案,減輕了地方政府債務負擔,釋放了其在基建投資等方面的穩增長動能。
“當前基建投資提速,根本原因在于,在年初外部經貿環境變數顯著加大的背景下,短期內基建投資要發揮宏觀經濟穩定器作用。”他說。
王青表示,美國此輪發起全球貿易戰,會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形成強烈沖擊,造成外需整體放緩。著眼于穩定宏觀經濟運行,緩解驟然加大的外部沖擊,現在內需要及時頂上來,而這無疑會加快國內宏觀政策對沖步伐,預計4月基建投資將較快提速。
徐天辰表示,由于地產投資持續不振、制造業投資或受貿易爭端影響,基建在整個投資盤子中的重要性上升。應當關注出臺增量穩增長政策的可能性,一旦有刺激落地,可能“兩重”類基建投資將進一步加碼。
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滑9.9%,降幅較1-2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分項數據顯示,1-3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186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降幅比1-2月份收窄2.1個百分點;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8664萬平方米,比2月末減少1227萬平方米。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4729億元,同比下降3.7%。
展望未來,王青表示,考慮到當前計入物價因素后,實際居民房貸利率處于較高水平,后期穩樓市政策空間充裕。我們判斷,若新一批增量政策能夠較快出臺,特別是以下調居民房貸利率為核心,樓市支持政策能夠顯著加碼,今年不但房地產投資降幅能夠明顯收窄,甚至不排除轉為正增長的可能。
徐天辰表示,現期房地產投資主要取決于前期開發商拿地情況。近幾年房企拿地顯著萎縮,導致可供開發的樓面面積不如以前,而年初土地市場回暖對投資的影響將滯后顯現。綜合而言,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將同比下降。
1-3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1%,較1-2月上升0.1個百分點。
王青表示,一季度,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全國企業采購機械設備金額同比增長11%,延續去年的較快增長勢頭。此外,年初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繼續保持兩位數高增,也將對制造業投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往后看,他提到,伴隨4月初外部沖擊驟然加大,國內制造業投資增速還會受到一定影響,預計1-4月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速會降至8.0%左右。除了外部經貿環境變化外,未來影響制造業投資的另一個不確定因素仍是國內房地產行業能否盡快實現軟著陸,進而拉動制造業產品需求并提振投資信心。
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至5.9%,較1-2月提升1.9個百分點。
按消費類型分,3月份,商品零售額36705億元,同比增長5.9%;餐飲收入4235億元,增長5.6%。
從主要商品來看,3月份,增長最快的兩類商品分別是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分別增長35.1%和29.5%;增長最慢的分別是石油及制品類和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分別下降1.9%和0.1%。
工業方面,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較1-2月加快1.8個百分點。
分三大門類看,3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制造業增長7.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5%。
分行業看,3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9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0.6%,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9.3%,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4.7%,汽車制造業增長11.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9.0%,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3.0%,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