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被列為當前要抓好的重要任務之首。作為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在推動汽車消費市場穩步增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汽車報廢更新超過290萬輛,置換更新超過370萬輛,帶動汽車銷售額9200多億元。繼2024年以舊換新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果,今年以舊換新政策覆蓋范圍更廣、落地更早、力度更大。截至2025年4月10日,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223.2萬份,其中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74.7萬份、汽車置換補貼申請148.5萬份。
以舊換新政策對汽車消費市場起到了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報廢車輛數量增長以及帶動新車銷售上。瑞銀曾在去年分析稱,國內汽車市場銷量主要來自于報廢車型的替換。上一輪報廢周期乘用車市場(2008至2010年)銷量猛增,以15年為一個報廢周期計算,目前已經達到報廢年限,根據相關部門測算,這一批舊車報廢和替換帶來的市場需求或將達到820萬輛。
政策出臺激發了消費者報廢老舊車輛、購置新車購車熱情。界面新聞從多位汽車銷售處了解到,目前約有一半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是為了置換,置換補貼力度加大能夠促進有換購意愿的用戶做出決定,并快速實施購買行為。換購方向大體上按照是燃油車置換新能源車、傳統豪華品牌燃油車置換高端新能源品牌。
今年,國家繼續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于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實際力度也超出市場預期,而此前業內普遍判斷今年單車補貼水平將會有所調低。
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車購稅減免等優惠,并且擴大了汽車報廢更新支持范圍,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報廢更新補貼范圍。對報廢符合條件舊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2萬元;對報廢上述符合條件燃油乘用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貼1.5萬元。
2025年的“兩新”政策資金投入加大、全年實施,有望對今年汽車消費帶來更大增量。同時,2026年新能源汽車免交購置稅政策將會調整為減半征收,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王萌預測,消費者使用補貼的觀望心理加上新能源購置稅變動,今年年底汽車消費會再迎來一波熱潮。
各地區今年的以舊換新政策也有所創新,上海4月12日剛剛頒布的以舊換新政策將汽車置換更新補貼范圍擴大至外牌舊車;西寧今年的新政策則新增了燃油汽車購置補貼政策,采用西寧市商務局與中石油青海西寧分公司政企聯合補貼模式,促進汽車消費和成品油零售市場發展。
隨著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汽車銷量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今年1至2月,全國報廢汽車回收量同比增長50.1%,汽車以舊換新超過107萬輛,帶動新車銷售額達1165億元。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表示,新一輪兩新政策發布前,市場熱度較低,1月消費者多處于一種觀望與等待的狀態,2025年1月底政策發布后,2至3月市場熱度快速增長,狹義乘用車2至3月零售最終高于此前預期。
實際上,除了以舊換新之外,促進汽車消費的意見及政策在其余方面也有涉及。3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方案中三次提到汽車相關消費促進及政策引導,除以舊換新外,還包括二手車流通、減少限購。
去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53億輛,這些車輛在使用階段會產生龐大的服務需求,帶動后市場新業態的成長。
方案提出,延伸汽車消費鏈條,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拓展汽車改裝、租賃、賽事及房車露營等汽車后市場消費。培育壯大二手車經營主體,持續落實二手車銷售“反向開票”、異地交易登記等便利化措施。加強汽車領域信息共享,支持第三方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發展,促進二手車放心便利交易。
王萌認為,二手車是汽車全生命周期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疏通規范二手車交易不僅能夠盤活汽車存量,還能拉動新車消費增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達1961.42萬輛,同比增長6.52%,累計交易金額突破1.28萬億元。
另外,針對“久搖不中”無車家庭,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分年限保障這些家庭的購車需求,推動汽車等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隨著政策逐步松綁,全面取消汽車限購將拉動數量龐大的汽車消費。
目前,各地區正在優化汽車限購限行措施,推進購車指標精細化、差異化管理,綜合運用經濟、技術等多種方式,探索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政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量為756.1萬輛,同比增長14.5%,汽車銷量為747萬輛,同比增長11.2%。隨著我國汽車產銷量的增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汽車消費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展望二季度,中汽協認為,相關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上海國際車展開啟新品密集發布周期,多地促銷活動火熱進行,將有助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延續市場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