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國產奶粉第一股”貝因美(002570.SZ)開盤下跌。
昨日晚間,貝因美發布公告稱,公司及相關人員、控股股東于近日收到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浙江證監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貝因美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公司收入確認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上述事項導致公司定期財務報告披露不準確;
二是公司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情形,控股股東2021年和2022年分別占用公司資金3091.66萬元和1693.55萬元,上述資金在當年內歸還公司;
三是公司對廣西全安圣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財務資助事項未及時審議并披露。浙江證監局決定對貝因美及相關人員、貝因美集團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浙江證監局認為,貝因美上述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決定對董事長兼總經理謝宏、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金志強、時任財務總監陳濱、時任董事會秘書李志容等人分別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值得注意的是,貝因美股價近期大幅向上波動,3月14日至18日實現三連板,4月8日至4月16日,實現7天5板。
截至4月16日收盤,公司市值達到78.84億元。自去年9月24日算起,公司股價已上漲近兩倍。
資料顯示,貝因美業務涵蓋嬰幼兒食品、親子用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奶粉貢獻約九成的營業收入。
貝因美近期的大漲或與多胎概念有關。中信證券近日發布的一份研報指出,若后續生育補貼政策落地,將一定程度降低生育成本,短期對生育意愿及需求(尤其是低線城市生育意愿及需求)有較好拉動作用。
該機構認為,政策可能對出生率的改善將快速反映到1段和2段奶粉(目標0-1歲嬰幼兒),推動嬰配粉行業需求改善,利好嬰配粉企業。
不過,近年來貝因美的基本面較差,業績尚未完全改善。從財報看,貝因美的業績高光時刻在2013年,當年實現營收61.17億元,實現歸屬凈利潤7.210億元。之后,貝因美的業績規模再未超過2013年業績高點。
2014年,貝因美歸母凈利潤只剩0.69億元。2016年開始,貝因美業績更是進入下行通道,公司接連巨虧。財報顯示,2016—2023年,貝因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81億元、-10.57億元、0.41億元、-1.03億元、-3.24億元、0.73億元、-1.76億元、0.4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