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據“市說新語”周四發布消息,4月17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直播電商經營主體座談會,推動直播電商行業健康發展。
會議強調,近年來我國直播電商行業發展迅速,正成為促進消費增長、推動創業就業、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的重要力量,但也存在假冒偽劣產品現象較為突出、虛假營銷屢禁不止等問題。
會議提到,市場監管部門將強化主動治理,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直播電商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推動網售產品質量提升,不斷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加快建立監管長效機制,制定出臺《直播電商監督管理辦法》,明確各方主體責任,促進直播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課題組此前發布的《2024年直播電商行業發展趨勢觀察》報告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直播電商零售額達4.3萬億元,為電商行業貢獻了80%的增量。不過,直播電商快速發展過程中,也伴生一些問題。
在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羅文就公開提到,要對直播電商加強監管。
羅文表示,部分主播惡意炒作搞虛假營銷,帶來了假冒偽劣產品現象比較突出,對此消費者反映強烈,也十分突出。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壓實平臺的審核責任,加強產品質量的專項抽檢,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虛假廣告、虛假宣傳等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不斷提升網售產品質量。與此同時,今年也將制定出臺直播電商監管辦法,建立監管長效機制,有效規范直播交易行為?!彼f。
界面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針對直播電商的監管,地方層面已經有所行動。
2月11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安徽省直播電商合規經營指引》,對直播營銷平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服務機構、直播營銷人員、平臺內經營者5類直播電商經營主體提出具體要求,督促和引導直播電商各方參與主體合規經營,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行業有序競爭創新發展。
青海省市場監管局3月出臺《青海省互聯網直播電商合規指引》,針對目前直播電商行業虛假宣傳、數據造假、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貨不對版、侵犯消費者權益等問題,從落實直播電商平臺主體責任、規范直播電商經營行為兩個大的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對互聯網直播電商各方參與主體提出合規要求,確保直播電商在法律軌道上穩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