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4月16日,杭州銀行(600926.SH)召開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回應了凈息差、零售業務、外資股東撤退資、可轉債和再融資等一系列問題。
4月11日晚間,杭州銀行發布2024年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資產總額21,123.5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72%;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83.81億元,同比增長9.61%;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169.83億元,同比增長18.07%;資產質量指標維持行業領先地位,2024年年末,不良貸款率0.76%,撥備覆蓋率541.45%。
凈息差壓力已好轉
當前,銀行業正處于大分化、大變革的關鍵節點,整體利率仍處下行環境,凈息差壓力成為各大銀行業績會均會提及的話題。
杭州銀行副行長章建夫表示,凈息差總體還存在下行壓力,但從行業和杭州銀行自身的變化看,近期息差下行的邊際已明顯好轉。
從商業銀行發展角度看,他表示,各商業銀行應自我加強定價管理,杭州銀行除了加強單筆業務的定價管理外,也注重資產負債的結構調整,推動高收益資產和結算性成本的增加,減少和控制低效資產和高息負債,促進信貸資產盡早投放,推動存款付息率的快速下降。
杭州銀行財報顯示,低利率時期,降低負債成本、增加綠色中收是穩定效益和提升資本回報的有效路徑。為推動付息成本持續下降,該行強調增結算、做代發,以供應鏈金融、債券承銷、支付結算類產品深化流量經營,客戶綜合金融資產增量創歷史新高,日均低付息存款增速超過40%,全年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5個基點。
與此同時,杭州銀行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和投資業務,構筑息差收窄壓力緩沖帶,杭銀理財存續產品規模超過43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貿易融資、資產托管、財富管理、外匯對客等手續費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疊加年末債券利率下行影響,全年非息收入同比增幅達20.21%,非息業務收入占營收比例提升至36.28%,同比增加3.20個百分點。
章建夫透露,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杭州銀行凈息差降幅分別為19個基點、9個基點、3個基點。
零售業務質量優于行業水平
從已披露年報的上市銀行數據來看,銀行業小微信貸風險普遍較快上升。
對此,杭州銀行副行長潘華富表示,該行整體資產質量仍好于上市銀行整體水平,從一季度的短期情況來看,小微貸款最近兩個月風險逐月收斂;按揭貸款、消費貸款整體資產質量一直保持良好,2024年末,按揭貸款不良率0.29%、消費貸款不良率0.48%。
他表示,雖然今年一季度開始觀察到按揭貸款部分客群違約現象逐步增多,這一趨勢值得關注,但按揭貸款和傳統線下渠道的消費貸款風險相對穩定;網絡信貸客群的工作和收入穩定性弱于傳統線下信貸客戶,這部分客群受經濟下行影響相對更大,杭州銀行網絡貸款風險從近幾個月的情況來看也保持了相對穩定。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0.76%,較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541.45%,居行業領先水平,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分別為72.74%和55.61%,不良認定嚴格審慎,資產質量維持良好水平。
外資股東撤資轉讓順應保險資金入市導向
4月15日晚,杭州銀行公告稱,杭州銀行已收到監管部門批復,同意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華保險,601336.SH)受讓澳洲聯邦銀行持有的杭州銀行3.296億股股份。受讓后,新華保險合計持有杭州銀行3.566億股股份,占截至2025年4月14日杭州銀行普通股總股本的5.63%。
杭州銀行董事會秘書王曉莉表示,此次轉讓順應監管部門鼓勵保險資金入市的總體導向。轉讓完成后,杭州銀行股權結構比較穩定。
面對當前復雜的行業形勢,她表示,打鐵還需自身硬,做好經營工作是股價穩定的基本盤和必要前提。同時,杭州銀行正積極尋求大股東的支持,無論是在資金方面,還是在可轉債的轉股方面。
她表示,從中期來看,杭州銀行經營穩健,規模、效益、質量保持協同發展的趨勢是不變的。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杭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75%。截至4月15日收盤,杭銀轉債還有103.85億元未完成轉股,轉股比例為30.76%。杭銀轉債到期日為2027年的3月29日,距離轉債到期還有不到兩年。
“如果資本市場環境相對穩定,我們還是有信心能夠盡快完成可轉債的轉股。一旦轉股完成,將提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接近0.8個百分點。隨著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的提升,再融資的迫切性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她說。
4月11日,杭州銀行發布公告,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延長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的議案》。
結合近期部分國有大行披露的定增方案,王曉莉表示,大行的方案和杭州銀行已披露的再融資方案有較大差距。中小銀行能否順利開展再融資,大行的再融資哪些方面是可以參考的,目前還在觀察和論證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