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周五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工信部將全力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
謝少鋒表示,工信部將一手抓供給,組織人工智能副賦能新型工業化“揭榜掛帥”攻關,加強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的研發布局,加快建設工業領域高質量的數據集,夯實基礎底座,推動“智能產業化”;一手抓應用,推動制造業的全流程、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的智能升級,加快下一步超級智能終端的產業化、商業化進程。
另外,他提到,工信部將開展賦能“深度行”和典型案例的征集,遴選“十大行業、百大場景、千家標桿”,要推動“產業智能化”。同時,要建生態,引導耐心資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謝少鋒還表示,工信部將建設人工智能開源社區,發揮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作用,加快關鍵急需標準的研制,加強人才引育,倫理治理和國際合作,持續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規模廣泛應用。
界面新聞查詢發現,針對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地方層面正在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
《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廣東將組織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在教育、醫療、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領域廣泛拓展應用,并每年擇優支持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標桿案例,每個最高給予800萬元獎勵。
天津市日前發布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到,到2027年,在GPU、AI操作系統、工業軟件、智能裝備等領域,攻克50項關鍵核心技術,形成20項重點新產品。
上述方案還提到,天津將培育30個標桿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培育形成50億級以上企業3家,10億級以上企業25家,人工智能基礎核心企業營收突破1000億元,形成3-4個特色產業聚集區,全力打造“全棧式AI”先鋒城市。
深圳在3月份發布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計劃(2025年—2026年)》《深圳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年—2026年)》等四份行動計劃,涵蓋建設人工智能先鋒城市、扶持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具身智能機器人、培育瞪羚企業及獨角獸企業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