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素楠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我們在回國的飛機上,客戶的郵件已經發過來,要求我們報價。”2025年4月17日,東方國際創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創業”)副總經理王蓓對界面新聞透露。就在前一天,她剛剛結束歐洲行,主要目的是拓展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上市公司東方創業(600278)是國內最大的紡織服裝集團和紡織服裝出口企業之一,進出口規模在上海名列前茅。
東方創業擁有從國內外接單、各類面輔料采購、專業研發設計、自有工廠生產到全球物流配送等服裝紡織品進出口的完整產業鏈,公司及下屬公司出口經營的主要品種覆蓋從各色紗線和面料到混紡織物、從各式家用紡織用品到棉毛針織服裝成衣、從襯衫T恤到西服夾克等各類男女服飾等全品類服裝紡織產品。除了紡織服裝進出口貿易,東方創業也涉足現代物流與大健康產業。
關稅戰之下,紡織服裝是最早受到沖擊的行業之一。對于最新一輪關稅戰,資深外貿人王蓓表示早有預料。
時間追溯到2018年,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對中國發起關稅戰,這也倒逼東方創業產能出海,發展轉口貿易。
據王蓓介紹,東方創業目前在東南亞的柬埔寨、南亞的孟加拉國和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建立了生產基地,轉口貿易發展迅速,占比已提高至70%-80%。
她透露,東方創業轉口貿易的模式為:上海接收訂單之后開始與工廠對接,在國內采購原料,再運輸到海外生產基地,整體制作完成后,貨物從海外基地運往歐美市場。
同時,東方創業通過原料開發、工藝改良、提高服務附加值等方法降本增效。“我們的研發和設計非常有優勢,從原材料端開始切入整個業務鏈。”王蓓說。
品牌客戶往往會定期舉辦產品新一季開發和策劃,東方創業便主動讓開發部門參與其中,了解客戶的選品、定位、色系、風格、價位等,在此基礎上為客戶提供多種可選擇的產品建議書,細化到針織、梭織的比例,原輔料的選擇,編織花紋、相應配飾的呈現、成本核算等,“就像購買套餐一樣,豐儉由人”。
在后續的生產制造流程,中國工藝和技術是世界公認的最強者。東方創業憑借工藝和技術優勢,進一步幫助客戶減少損耗,控制質量,將圖紙上的設計變為可量產交付的產品。
王蓓說,這既增加了東方創業與品牌的粘性,又使其在海外供應鏈中占據優勢。建立全球供應鏈之后,東方創業可利用不同區域調配產能:上海作為銷售和設計研發中心,也主做重工工藝和復雜款產品;大部分生產業務放在柬埔寨和孟加拉,承接歐美訂單。柬埔寨孟加拉等與中國關系良好,產業鏈配套比較成熟,非洲地區例如埃塞俄比亞的工廠從地域、環境以及當地情況多種角度考慮,主要匹配價格競爭優勢的量產訂單。
“我們需要詳細劃分客戶與市場匹配的供應鏈,這樣可以使產能均衡。”王蓓表示,由于供應鏈的穩定以及開發團隊的技術保證,從首次關稅戰到2024年,東方創業對美訂單不但沒有出現斷崖式下降,反而呈現增長態勢,美國仍然是東方創業最大的市場。
根據財報信息,2019年東方創業營收近177億元,其中,貨物貿易營收96億元。2023年,東方創業營收超336億元,其中,貨物貿易營收超264億元。
然而,這一次,轉口貿易也將受到極大影響。上一次關稅戰,東南亞成為中國企業躲避關稅的中轉站,這一輪關稅戰,美國向所有國家加征關稅,柬埔寨首當其沖,孟加拉也有不小幅度增加。
美國當地時間4月2日下午,特朗普宣布對從柬埔寨進口商品加征49%的“對等關稅”,孟加拉37%,埃塞俄比亞10%。此后,柬埔寨與其他國家獲得暫停90天加征關稅的豁免時間。
“客戶已經在與我們談判,能否降幾個點。”王蓓透露。對于現有訂單,東方創業的業務人員正駐扎柬埔寨等海外生產基地一線,想方設法在豁免期內搶產能。
從長遠來看,美國市場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東方創業打算積極拓展歐洲訂單,同時開發日韓和南美等市場,以彌補美國訂單下降帶來的影響。
東南亞也絕非“安全牌”。在生產端,東方創業需要在其他國家急需尋找成熟的生產基地和可靠的供應鏈伙伴。“客戶提到是否考慮在埃及、土耳其和肯尼亞等地開廠或尋找供應鏈,這些國家相對來說關稅較少。政策隨時可能變化,我們不能盲目投資任何地方,只能尋找相對安全、穩定的供應鏈。”王蓓表示,出海并非一艘船駛向遠方即可,需要做整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