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國內負極材料企業去年業績分化。
據界面新聞統計,近期已披露年報的六家頭部負極材料上市公司中,有四家凈利潤出現下滑。
其中,杉杉股份(600884.SH)去年遭遇上市首虧,凈虧損達3.67億元,同比下滑147.79%。
杉杉股份將凈利下滑的原因歸結于其偏光片業務。該公司稱,去年公司負極及偏光片兩大主業銷量穩健增長,負極業務凈利潤同比上升,但偏光片業務受行業市場環境變動影響,凈利潤同比下滑。
此外,商譽、處置電解液業務形成的其他應收款等計提風險撥備以及參股企業虧損,也是杉杉股份凈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
同期,貝特瑞(835185.BJ)凈利潤達9.3億元,同比減少了43.76%。該公司表示,業績變動主要是因公司負極材料受到價格下降影響,正極材料受到終端客戶價量齊跌的影響。
翔豐華(300890.SZ)去年凈利潤為4955萬元,同比下降40.23%。針對業績下滑,翔豐華表示,主要原因包括負極行業供需失衡導致的產品價格進一步下降、可轉債計提利息導致財務費用增加、產品價格下跌導致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增加等。
璞泰來(603659.SH)的凈利潤同比下滑37.72%,至11.91億元。璞泰來稱,去年其膜材料與涂覆事業部繼續保持銷售量良好的增長,盈利能力保持相對穩定,為公司貢獻了主要利潤;負極材料受行業產能過剩、海外需求偏弱等影響,經營環境仍面臨挑戰。
在競爭加劇、供給側過剩及產品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的行業背景下,也有一些負極材料企業交出了不錯的業績報告。
中科電氣(300035.SZ)去年凈利潤達3.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626.56%。
中科電氣表示,去年,受下游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快充車型滲透率提高以及儲能市場快速發展帶來的需求增長影響,公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產銷量較上年顯著增長。此外,公司2024年采取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同樣實現凈利潤增長的企業還有尚太科技(001301.SZ),該公司去年凈利潤為8.38億元,同比增長15.97%。
尚太科技稱,2024年,其通過差異化產品戰略,實現了“快充”、“超充”性能產品的批量供貨,提升了市場份額,且進行了工藝和裝備更新,以實現降本增效。
兩家凈利潤實現增長的企業在各自的年報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降本增效”、“快充”對于業績的促進。
近年來,國內負極材料行業擴產節奏加快,行業呈現階段性、結構性產能過剩態勢,負極材料價格下行。這樣的行業局勢延續到了2024年,降本增效已成為負極材料行業共識。
在此背景下,負極材料行業產能利用率“兩極分化”現象較為嚴重。據隆眾資訊統計,負極材料公布產能達560萬噸,有效產能339萬噸,全年產能利用率60.8%,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頭部企業開工保持高位,接近滿產;小企業則有長期停工或者代工,開工較低。
此次統計的六家企業中,有三家企業披露了負極材料的產能利用率情況。其中,中科電氣的產能利用率最高,達到了95.66%;其次為貝特瑞,達90.41%;翔豐華負極材料的產能利用率則為83.43%。
璞泰來在年報中披露,截至2024年末,已形成年產20萬噸的負極材料產能,根據該公司2024年13.67萬噸的負極材料產量計算,其去年負極材料的產能利用率約為68.35%。
璞泰來年報顯示,去年為應對負極材料價格繼續下行,疊加歐洲方面需求仍不及預期,該公司適當減少和控制了部分低價產品的出貨,導致其出貨量有所下滑。
盡管行業產能尚處于過剩階段,各家企業的擴產卻仍在繼續。
從資產負債中的在建工程金額來看,此次統計的六家企業中,除杉杉股份外,其余企業截至去年年底的在建工程金額均較上年同期或去年年初有所增長。
其中,尚太科技截至去年年底的在建工程金額為6.87億元,較當年年初漲超16倍。
該公司給出的原因是,2024年度公司新增北蘇二期新建產能項目。該項目指尚太科技位于石家莊無極縣北蘇鎮正在建設的“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翔豐華截至2024年底的在建工程金額較上年同期的漲幅達92.53%,該公司表示,其主要由上海南北區工程項目開工所致。
上海南北區工程項目指翔豐華位于上海市寶山區的上海碳峰科創園項目,項目分為南北兩區,南區為上海碳峰科創中心,北區為上海碳峰科創產業園。翔豐華年報顯示,上海碳峰科創中心項目涉及的行業為鋰電池負極材料。
也有企業選擇放緩擴產步伐。中科電氣在去年年報中對安徽海達10萬噸負極材料粉體生產項目計提了相關減值準備。該公司表示,因鋰離子電池市場增速有所放緩,疊加鋰電及鋰電材料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項目延緩建設,后續安排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快充”是消費和動力電池明確的發展趨勢,能夠有效解決鋰離子電池的續航焦慮。據中科電氣介紹,2024年,4C快充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在動力電池領域放量,并帶動更高倍率的超快充電池成為電池企業的發力方向。
快充負極材料產業化趨勢明朗,據鑫欏資訊預計,2025、2026 年將是快充負極材料需求的高速增長期。
除中科電氣和尚太科技外,此次統計的另外四家負極材料上市企業在快充負極材料領域也都有所布局。
根據各公司年報,璞泰來快充負極新品已滿足6C的性能要求,配合自產粘結劑的使用可滿足8-10C快充性能要求,相關產品已通過多家客戶產品技術認證,并已逐步開始批量出貨。
貝特瑞在快充負極材料領域推出T石墨負極產品,兼具6C快充能力、超長循環壽命及高低溫性能優勢,已向客戶送樣。
杉杉股份高能量密度6C超充動力用負極材料已供應國內頭部客戶、數碼用6C+極限快充負極材料已供應數碼電池行業頭部客戶。
翔豐華持續加強高能量密度快充石墨負極的開發,推動快充人造石墨負極產品在鋰電池客戶企業的批量供貨及低膨脹快充天然石墨負極的工藝定型,為2026年批量導入客戶做準備。
此外,隨著半固態/固態電池的加速發展,與之對應的硅基負極材料的市場空間也在加速打開。在該領域,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來等龍頭企業的發展更為迅速,基本均已取得批量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