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太微2024年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為 39,622.65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44.86%。其中,第一季度為7,253.15萬元,第二季度為8,214.50萬元,第三季度為11,139.46萬元,第四季度為13,015.55萬元,營業收入實現季度環比穩步增長。
公司目前已進入第三輪研發投入期,該輪次研發投入金額較大,研發投入周期較長,研發產
品難度系數大幅提升。該輪次核心研發投入為補充 2.5G 系列網通產品、24 口及以下網通交換機芯片、5G/10G 網通以太網物理層芯片、車載以太網交換機芯片、車載高速視頻傳輸芯片、車載網關芯片。這一系列產品將陸續于 2024 年到 2026 年量產出貨,為后續的營收份額的提升做出貢獻。
作為國內稀缺的以太網物理層芯片設計公司,裕太微自2017年成立以來,長期專注于高速有線通信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數通、安防、消費、電信、工業、車載等多個領域,并提供多種性能等級的產品,包括商規級、工規級和車規級,以及不同傳輸速率(如百兆、千兆、2.5G)和不同端口數量的產品組合。
目前裕太微已形成網通以太網物理層芯片、網通以太網交換機芯片、車載高速視頻傳輸芯片等七條產品線。其中,網通以太網物理層芯片、網通以太網交換機芯片、網通以太網網卡芯片和車載以太網物理層芯片均已實現規模量產。
國內通信傳輸速率正在從千兆向2.5G提升。2024年,裕太微2.5G產品銷售超過此前公司預期,達到1.42億元。
2.5G產品主要用于XGPON及路由器等產品中。裕太微2022年發布單口2.5G網通以太網物理層芯片,公司也成為中國境內極少數實現2.5G網通以太網物理層芯片規模量產的企業。
裕太微董事會秘書王文倩表示,預計2025年公司2.5G產品的應用還會繼續放量。隨著前序運營商陸續啟動2.5G產品招標,今年運營商市場相關項目也正在陸續落標,裕太微在運營商市場的份額和滲透率正在逐步上升。“從2.5G產品面向的整體市場來看,需求會比過去兩年更好。”
在2024年年底,裕太微推出了4口2.5G以太網物理層芯片產品。作為其單口2.5G產品的補充,未來將承載三方面的戰略作用。
除此之外,裕太微也在全力加速車載業務的布局。除了在2022年和2023年已經實現車載百兆物理層芯片和千兆物理層芯片的量產之外,裕太微于2024年初專門成立了車載事業部,主要專注于車載高速有線通信芯片的產品戰略和規格制定、研發設計、市場推廣及銷售。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車載交換芯片的量產,以及車載攝像頭端加解串芯片的送樣。
由于全球汽車芯片供應鏈高度集中,英飛凌、恩智浦、瑞薩、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國際巨頭占據了全球汽車芯片市場約70%的份額。在中國市場,盡管近年來國產替代進程加速,但在關鍵芯片領域仍高度依賴進口。在車載芯片中,又以以太網芯片和車載串行解串芯片的需求增長最為迅猛。
據了解,車載以太網不僅能夠支持較高的速率傳輸,具有大帶寬、低延時、低電磁干擾等優點,而且對鏈路連接形式有歸一性,使整車鏈接種類降低、成本降低,可廣泛應用于娛樂、ADAS、車聯網等系統中,車載以太網已逐步演進為新一代車載網絡架構。
裕太微作為國內車載以太網領域的先行者,自其車載方案發布后,有越來越多的國內車企開始采用裕太微的技術支持。據介紹,裕太微車載以太網產品已覆蓋德賽西威、立昇、富賽、廣汽乘用車、廣汽埃安、紅旗、北汽、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上汽海外、奇瑞、吉利等客戶或終端客戶中,并已進入更多客戶的供應商序列等待產品測試通過和出貨。
另一方面,海外市場也是裕太微的重要發展方向。
對整個芯片設計行業而言,海外市場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客戶群體。2022年,裕太微設立新加坡發展中心,將其作為拓展國際市場的橋頭堡,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此后兩年,裕太微持續深化海外業務布局,并成功進入多個國家的主要供應鏈。全球化戰略的推動也讓裕太微海外業務占比開始大幅度提升,根據財報,2024年裕太微海外營業收入達到7,375.73萬元,已超過2023年全年的海外營業收入總額。2023年海外營業收入為2,860.60萬元。
對于接下來的工作重點,裕太微方面表示,公司將在繼續鞏固國內業務的同時,放眼全球、積極拓寬業務版圖,由立足境內的科技型創業公司向全球化的商業集團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