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每年都在春節旺季重金營銷的海瀾之家,今年并未迎來開門紅。
海瀾之家4月29日發布財報,2025年第一季度,海瀾之家營收同比微增0.16%至61.87億元,其中,占比最大的主品牌海瀾之家系列收入下滑9.52%至46.42億元。
通常來說,跨越冬季的第一和第四季度是海瀾之家的銷售旺季,海瀾之家品牌也會在春節期間加大廣告宣傳力度。例如今年春節前后,海瀾之家先是在2024年底官宣潘展樂為新任品牌代言人,又請來沈騰拍攝品牌賀歲片,還贊助了央視的多檔節目。
往年,此類營銷成效都不同程度地體現在業績上。2024年第一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海瀾之家系列的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6.46%和13.03%。
對比來看,如今海瀾之家業績明顯承壓。
實際上,這一勢頭也并非在2025年才顯現。海瀾之家同日發布的年度財報顯示,2024年,海瀾之家營收從上一年的歷史最佳水平跌落,同比下滑2.65%至209.57億元。而這是過去12年來,海瀾之家第三次錄得營收下滑,另外兩次是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和2022年。
不僅是營收下跌,海瀾之家的盈利水平也在下降,同時庫存增加、周轉速度變慢。2024年,海瀾之家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26.88%至21.59億元,凈利潤率來到近四年最低值。同時,期末存貨增加28.38%,存貨周轉天數330天,較2023年增加48天,而過去幾年這一數字基本在300天以內。

除了這些財務數據上的具體變化,更值得關注的一個趨勢是,此前以輕資產著稱的海瀾之家,正在變得越來越“重”。
過去,海瀾之家品牌主要靠加盟店實現擴張。其加盟模式為,品牌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的加盟網絡整合起來,海瀾之家在其中既不承擔庫存——賣不掉的貨大部分可以退給供應商,也無需承擔開店的租金、裝修、員工工資等成本——均由加盟商承擔,品牌只負責代管加盟店,包括鋪貨、定價、員工管理等,營業額由品牌和加盟商按比例分成。
海瀾之家正是依靠這種輕資產模式實現規模化擴張。2019年巔峰時期,海瀾之家品牌的加盟及聯營店數量達到5000多家。
不過最近幾年,海瀾之家正在減輕對輕資產模式的依賴。
體現之一是,海瀾之家品牌的加盟店占比下降,而直營店占比顯著提升。從2020年開始,海瀾之家系列的加盟店連續幾年凈減少,而直營店卻保持增長。到2024年末,海瀾之家品牌加盟店(及其他)和直營店數量分別為4356家和1468家;而在2019年末,這兩個數字為5241家和357家。五年時間里,品牌門店總數增加了4%,直營店占比從6%增加到25%。
這與海瀾之家有意收縮加盟網絡有一定關系。界面新聞從海瀾之家加盟熱線了解到,目前海瀾之家品牌已不開放加盟。
直營店擴張給財務上帶來的影響是銷售費用攀升,壓縮了利潤空間。過去幾年里,海瀾之家的銷售費用率從2019年的11.23%連年增長至2024年23.10%,其中相當一部分流向了租賃及物管費、職工薪酬等。
海瀾之家往相對重資產發展的另一個體現是,該公司在主品牌業務之外,也在開拓品牌代理業務,這意味著需要承擔更多庫存。
2022年,海瀾之家通過合資公司與阿迪達斯達成合作,獲得獨家授權代理阿迪達斯FCC零售門店,FCC系列是阿迪達斯為下沉市場開發的高性價比產品線。2024年,海瀾之家方面進一步獲得該合資公司的控股權。這部分業務以買斷方式向阿迪達斯品牌方采購貨品。
由于這部分業務并表計算,2024年末海瀾之家服裝連鎖品牌(區別于團購定制)存貨中,不可退貨商品為28.98億元,而上年為12.91億元。

海瀾之家業績承壓與整個服裝消費市場的冷卻不無關系,但該公司也并未跟上大盤的整體水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服裝、鞋帽及針紡織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0.3%和3.4%。
海瀾之家自身的問題在于,如今“男人的衣柜”這種大而全定位的吸引力不如從前。隨著整個行業走向細分,一些定位更垂直的品牌正在分走其份額。尤其是近年來興起的戶外運動風潮,它和商務休閑一樣具有普適性,甚至能覆蓋更廣的年齡層。這也加劇了海瀾之家品牌老化、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流失的風險。
這也是為何如今海瀾之家也在加碼年輕化和戶外運動。
在明星合作方面,海瀾之家讓“00后”潘展樂接棒張頌文成為新任品牌代言人,還合作了曾舜希、陳哲遠等年輕明星。此外,海瀾之家也頻繁通過IP聯名來塑造年輕形象。
戶外運動方面,除了與阿迪達斯的代理業務外,海瀾之家品牌本身也在強化戶外運動產品線,例如2024年海瀾之家推出了多個主打防曬、速干、御寒等功能的系列,2025年又推出“遠行沖鋒甲”系列,主推沖鋒衣,其中潘展樂同款沖鋒衣售價為698元和598元,但從線上銷售情況來看反響平平。
海瀾之家某電商平臺旗艦店顯示,這兩款產品累計銷量都在100件左右;在另一直播電商平臺的旗艦店內,銷量僅有個位數。對比來看,在某電商平臺上,迪卡儂一款定價近600元的沖鋒衣已售出4萬多件,伯希和一款折后690元的沖鋒衣,也售出2萬多件。
暫且不論這個定價對比市面上同類產品并不算有優勢,更關鍵的是,消費者在選購此類功能性產品時,尤其注重產品的科技含量、品牌的研發實力,而這顯然不是海瀾之家的強項。在潘展樂同款羽絨服的商品介紹中,海瀾之家甚至沒有細說產品設計中的技術成分,僅用“科技面料”簡單概括。
對于長期以來走大而全路線、面向大眾市場的海瀾之家來說,它能做的是跟緊趨勢、兼顧多元品類,但很難舍棄整體去聚焦某個細分方向。換言之,能給它帶來更大回報的策略或許是強化長板,而非彌補短板。
海瀾之家已在進一步發揮其整合供應鏈和渠道的能力,尤其是利用其在下沉市場的渠道資源和運營經驗。代理阿迪達斯業務是其中之一,另外,海瀾之家還在2024年與京東合作打造京東奧萊業態,以“大牌低價”策略進軍高性價比消費市場。該業務的大部分貨品仍為代銷模式,不承擔庫存。
此外,將海瀾之家品牌送出海也是一個方向。2024年,海瀾之家開拓了馬爾代夫和肯尼亞這兩個新市場,海外門店總數達到101家,全年海外地區收入同比增加30.75%至3.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