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于2025年5月7日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動方案》徹底重構了基金經理薪酬機制,將績效薪酬與三年以上產品業績深度綁定。根據新規,若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三年內業績低于業績比較基準超過10個百分點,其績效薪酬將明顯下降;反之,顯著超越基準則可適度提高薪酬,考核指標中產品業績權重不低于80%。這終結了過往“規模至上”的考核模式——此前基金經理僅需擴大管理規模即可通過固定管理費“躺贏”高薪,即使產品跌幅達30%-50%仍能獲取豐厚報酬。
新規同步強化利益綁定機制,要求基金公司及高管提高跟投比例并延長鎖定期,同時推行浮動管理費率制度,業績差的產品管理費將下調。這一改革倒逼行業從“規模驅動”轉向“回報驅動”,通過薪酬杠桿促使基金經理提升投資能力,形成與投資者的長期利益共同體。
經數據整理發現,前海開源基金副總經理曲揚曾是公募行業的“頂流”基金經理,憑借2018年精準空倉避險、2019年重倉白酒醫藥等操作,其管理規模在2021年6月達到600億元峰值。然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曲揚在管基金規模已降至158.08億元,較峰值縮水超七成。旗下8只在管產品(剔除非主代碼基金)近三年全部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10%。這一劇烈變化折射出明星基金經理“光環褪去”的行業現象。
基金公司官網數據顯示,曲揚,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博士,現任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權益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并擔任多只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他的職業生涯始于2008年加入南方基金,先后擔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及南方全球精選基金經理,期間于2009年11月至2013年1月被派駐至南方基金香港子公司(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港股市場研究與投資管理。2014年7月轉投前海開源基金后,他逐步成為公司核心投研力量,管理產品涵蓋主動權益、滬港深主題及行業主題基金。
圖片來源:基金公司官網
具體來看,曲揚現任旗下在管產品共計8只。近3年回報全部為負,其中前海開源人工智能主題混合A、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混合A、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混合A全部跌超20%;同時,該三只產品近三年全部跑輸業績比較基準30%左右。
圖片來源:Choice數據
拉長時間來看,曲揚現任旗下產品任職回報“6紅2綠”。其中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混合A于2016年以來錄得155.11%的漲幅;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混合A于2015年以來錄得83.30%的任職回報。
圖片來源:Choice數據
當前重倉持股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曲揚持股排名前十的為貴州茅臺、寧德時代、湖南黃金、瀘州老窖、五糧液、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團-W、中國聯通、中國海洋石油。相較上一季度,持倉上升比例最多的為阿里巴巴-W、小米集團-W、瀘州老窖;持倉下降比例最多的為羚銳制藥、中國海洋石油、寧德時代。
圖片來源:Choice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