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島資本圈
《青島資本圈》了解到,5月20日,青農商行(002958)發布公告,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將于2025年5月26日10時至2025年5月27日10時在京東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公開拍賣本行股東巴龍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巴龍集團”)、巴龍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巴龍建設”)所持股份。這是繼2023年5月以來該行發布的第8份巴龍系股權拍賣公告。
公告顯示,巴龍集團和巴龍建設本次將分別拍賣所持青農商行3000萬股、60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比例分別為0.54%、1.08%拍賣原因系債務問題。本次青農商行競拍起拍價3.26元/股,目前最新價格為3.33元/股。根據競拍結果顯示,本次拍賣無人出價,宣布流拍。
巴龍集團和巴龍建設同屬“巴龍系”。“巴龍系”起源于服裝業,興盛于建筑業和地產業,其創始人姜俊平曾是青島首富。作為山東省的民營巨頭,巴龍集團多年被評為“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和“AAA級信用企業”,并連續多年入選中國服裝行業百強。自2010年起,“巴龍系”開始參股農商行,并構建平臺吸引銀行入駐,為平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最終實現打包上市。
作為青農商行改制時的原始股東,巴龍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曾憑借7.2%的持股比例,穩坐該行第三大股東之位。但隨著債務危機不斷發酵,其持有的青農商行股權陷入持續的司法拍賣漩渦。自2022年起,“巴龍系”遭遇流動性危機,旗下紡織服裝主業遭遇行業寒冬,當年即開始減持青農商行股份。
2023年,陷入債務問題的巴龍集團及巴龍建設所持青農商行股份開始被拍賣。天眼查顯示,巴龍集團2023年以來共收到191條限制消費令,還有22條被執行人記錄,被執行總金額20963.93萬元。
早在2023年3月,巴龍集團于公眾號“央聯萬貿”發布一則名為《關于巴龍集團生產經營正常 不會破產重整》的聲明,表示“金融機構給予了大力支持,延期還本付息。”同年4月28日,青農商行香港中路支行向法院請求,強制執行巴龍集團和巴龍建設8.76億元借款本金及逾期利息、罰息、復利。這也意味著,青農商行正式與巴龍集團劃清界限。
據青農商行此前披露,截至2022年末,巴龍集團和巴龍建設還合計持有青農商行7.20%的股份。2023年5月以來,青農商行已發布七份關于股東股份將被司法拍賣的提示性公告,均涉及巴龍集團、巴龍建設。此前一次公告發布于2024年5月30日晚間,青農商行披露,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將于2024年6月24日10時至2024年6月25日10時止(延時除外)在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京東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公開拍賣巴龍集團持有的3000萬股、巴龍建設持有的6000萬股。
隨著“巴龍系”被動減持計劃的持續推進,其曾經對青農商行產生的戰略影響力已顯著弱化,但資本市場對此的敏感神經仍未完全平復。在4月29日舉行的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投資者通過線上互動平臺直指核心關切:“當前公司股價持續低位運行,是否與巴龍集團經營困境存在關聯?”對此,青農商行管理層回應稱,截至2024年末,巴龍集團及其關聯方巴龍建設合計持有該行股份比例已降至5%以下,且未再向該行派駐董事、監事,依據商業銀行股權管理相關規定,已不再被認定為主要股東。
針對股價表現問題,該行管理層進一步闡釋:商業銀行二級市場估值體系具有復合性特征,既受宏觀經濟周期波動、銀行業經營特性、監管政策調整等客觀因素影響,亦與市場情緒波動等主觀判斷密切相關。
作為上市主體,青農商行將堅持“四個聚焦”戰略導向:一是深耕主責主業,通過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夯實經營基本盤;二是強化全面風險管理,完善內控合規體系,筑牢高質量發展安全邊際;三是健全價值創造機制,平衡好短期經營績效與長期股東回報;四是深化投資者關系管理,通過多維度的信息披露與價值傳導,引導市場客觀認知公司戰略轉型成效與內在價值提升路徑。
來源:青島資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