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ech星球 陳橋輝
國內游戲大廠在AI方面的動作,愈發引人關注。
Tech星球獲悉,騰訊游戲打造了一個名為“VISVISE”的游戲創作AI全鏈路解決方案業務,其中包括由旗下產品效能部GoSkinning團隊打造的Auto LUV和裙擺AI等開發工具,并且各類AI游戲工具正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中。
而就在不久前,騰訊混元也發布了混元游戲視覺生成平臺。據悉,該平臺為依托混元大模型打造的首個工業級AIGC游戲內容生產引擎,能大幅優化游戲資產生成與游戲制作流程。
譬如,混元游戲團隊給出的案例中,混元游戲平臺能夠精準還原“厚涂”、“賽璐璐”、“賽博朋克”等專業術語,并支持寫實、卡通、東方神話等多種主流游戲風格和題材的高一致性生成。
AI正成為騰訊游戲業務的新引擎。就在今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CEO馬化騰表示,一季度,騰訊AI能力已經對長青游戲等業務產生實質性的貢獻。
不僅騰訊,網易、米哈游也都紛紛加碼AI游戲布局。
2025年3月,由米哈游聯合創始人蔡浩宇新成立的公司Anuttacon發布了游戲《Whispers from the Star》首支預告片。這款游戲以AI多模態交互為核心亮點,玩家能與被困外星星球的女生Stella進行文字、語音甚至視頻實時對話;網易伏羲實驗室則陸續推出虛擬人、智能捏臉、智能創作等一系列技術,并將其植入網易旗下的《倩女幽魂》《永劫無間》《逆水寒》《蛋仔派對》等多款熱門游戲中。
要知道,一年前,各方對AI游戲加碼的緊迫感還不是特別強烈,如今來看,國內頭部游戲大廠正式將AI游戲視為突破行業發展瓶頸的關鍵抓手。
“鵝豬米”開啟AI游戲大比拼
現階段,騰訊、網易和米哈游對AI游戲的布局分為兩種路徑,一種是將現有的AI技術融入原有的游戲中,另外一種則是直接自研AI游戲。雖然路徑不同,但都在利用AI為游戲業務尋找增量。
今年2月,騰訊旗下的《和平精英》宣布為數字代言人“吉莉”接入DeepSeek,《和平精英》由此成為騰訊首款接入該技術的游戲產品。
接入DeepSeek后,玩家可通過游戲大廳中的“吉事通”入口,與吉莉展開互動。但技術的快速迭代,讓“吉莉”不再是簡單的交互,而是成為了玩家的AI隊友。
Tech星球實測發現,《和平精英》已為吉莉搭載語音對話功能,讓玩家與之的互動更加便捷和沉浸。包括語音聊天、敵情警報等,并分享高效的戰術策略,包括如何選擇落點、應對不同地形戰斗、在敵人逼近時的最優反應等,幫助玩家更好地規劃戰略,提高生存幾率和游戲成績。雖然是AI隊友,但在狙擊敵人時候的準度,絲毫不亞于真人隊友,“吉莉”已然成為玩家匹配時的一個不二選擇。
除了《和平精英》這種接入AI功能外,騰訊還在自研AI游戲。譬如,騰訊正在測試的一款名為《哈皮》的AI小游戲平臺。Tech星球了解到,“哈皮”集合了文字冒險、答題、海龜湯、劇本殺等玩法,并在近期上線AI播客游戲玩法,可以自定義不同的嘉賓參與辯論等模式。
網易則更早將AI融入其熱門游戲中,包括在《蛋仔派對》、《逆水寒》手游等產品中,基于智能語音、動畫、NLP等AI技術,進行了不少嘗試。
以《蛋仔派對》為例,2023年,游戲團隊在AIGC應用上邁出第一步,在《蛋仔派對》的UGC創作工具中內置AIGC功能。包括發布由網易互娛AI Lab的ModelMaker-3D模型生成技術的“萬能生成器”,旨在提高玩家原有手動通過樂園工坊建造莊園的效率。只需在“萬能生成器”中輸入任意提示詞,生成器就會通過AI嘗試調用工坊中的組件進行拼接,生成與提示詞相近的組合,快速搭建玩家的莊園。
隨后,《蛋仔派對》還將AI融入到玩法上,推出可智能對話的智能艾比、AI生物等。通過觀察,幾乎每兩個月就有一個新的AI玩法出現在《蛋仔派對》中。
米哈游在AI游戲方面也有著重要嘗試,主要是米哈游創始人蔡浩宇創立的AI公司Anuttacon,在今年3月推出的《Whispers from the Star》,這款游戲備受關注,外界都在猜測是否會是下一個《原神》。
游戲的開頭的敘事部分和《原神》類似,主角來自域外星球,并意外墜落到GAIA星球的名叫Stella的女孩,玩家將扮演她唯一可以聯系的人,通過AI實時對話,幫助她完成離開GAIA星球的任務,每一次對話,都可能決定這位女孩生死。
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Whispers From The Star》確實展現出了與傳統游戲不同的創新性,尤其是AI實時對話對劇情走向的深度影響,為游戲互動性帶來了新的維度。
開發生態的較量
AI游戲快速崛起的背后,離不開各家背后的AI開發生態。
在AI開發工具上,騰訊目前形成了以騰訊混元和騰訊游戲兩大部門的發展路徑。
騰訊混元不久前發布了騰訊混元游戲視覺生成平臺(簡稱:混元游戲),該平臺上線了四個核心能力,包括AI美術管線、實時畫布、AI 2D美術生成、專業角色多視圖生成。
譬如,當設計師輸入“一個厚涂風格的可愛動漫少女”這類文本指令時,AI系統可實時生成角色靈感圖集。不僅能在同一操作界面內完成手繪草圖的渲染工作,還能同步生成標準三視圖,更可輸出360°動態演示視頻,避免多工具切換的碎片化創作流程。
騰訊混元還開源了高質3D-DiT生成大模型,同樣支持AI游戲開發,但更加偏向于3D圖形的創作,譬如游戲人物、游戲道具等。
其2.0模型將幾何和紋理生成解耦,采用了幾何大模型和紋理大模型的分步生成方式,使得圖形結構的更加精致,紋理色彩更加豐富。
在AI創作中,開發者可以使用文生游戲工作流、圖生游戲角色工作流。創作出想要的游戲3D圖形,譬如生成一把棕色斧子或寶箱。
除了騰訊混元外,騰訊游戲亦親自下場,打造了“VISVISE”的游戲創作AI全鏈路解決方案。旗下的GoSkinning團隊在近日發布了裙擺AI功能。
該功能旨在為游戲人物角色制作過程中,解決多層裙擺蒙皮這個難點,從演示視頻看,GoSkinning推出的裙擺AI蒙皮功能,能通過簡模代理方案突破手工裙擺蒙皮瓶頸,使動畫中的裙擺布線順滑,改善多層裙擺穿插。
不僅如此,騰訊游戲還推出了無代碼編程的游戲編輯器“輕游夢工坊”,開發者無需寫代碼即可輕松編輯關卡、道具、技能、人物等邏輯,就能制作游戲,進一步降低開發門檻。
網易也不甘落后。網易在2017年就成立了全球第一個專門服務于游戲的人工智能的實驗室“網易伏羲”,早先用于研究強化學習(智能敵人和NPC),而后生成式AI時代來臨時,率先開創“AI+游戲”理念。在《逆水寒手游》中,伏羲實驗室為游戲中400多名NPC角色配置了智能AI系統,使其具有獨立的情感判斷能力,可以與玩家自由交互。
2024年,網易伏羲還發布自研美術服務平臺“有靈天工”,提供靈活用工的游戲美術服務,進一步完善開發生態。平臺不僅提供AI游戲美術服務的開發工具,還提供創作者畫像算法,根據需求內容,自動推薦合適的創作者,鏈接需求/制作兩端。
米哈游則在2018年成立“逆熵”研究部門,主要研究如何基于Deep Learning等AI技術,提升內容生產效率,以及做出傳統技術無法達到的內容體驗。
“我們很早就在AI技術進行了布局”,米哈游董事長劉偉對外透露,2024年,米哈游旗下首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Glossa”已經完成備案。目前,米哈游已經逐漸搭建起一套工業化內容生產體系。
AI重塑游戲行業,誰能率先突圍?
當騰訊、網易、米哈游等頭部廠商,紛紛將AI技術深度植入游戲開發與產品運營全鏈條時,整個行業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AI不僅是工具層面的升級,更在重塑游戲的創作邏輯、交互模式與產業生態,推動游戲行業向智能化、個性化、高產能方向加速邁進。
從技術應用維度看,AI正在破解游戲行業長期存在的產能瓶頸。以騰訊混元游戲視覺生成平臺為例,其通過“文本指令-多視圖生成-動態演示”的全鏈路AI化,將傳統需要設計師反復調整的角色建模流程壓縮至分鐘級,這種效率提升在開放世界游戲動輒上萬件美術資源的需求。
AI交互模式的革新則讓游戲從“單向體驗”轉向“雙向對話”。譬如,上述提到的《和平精英》中AI隊友 “吉莉” ,從最初的文本互動升級至實時語音戰術協同,甚至能根據玩家操作習慣動態調整支援策略,這種 “類真人隊友” 的體驗徹底改變了傳統游戲的社交生態。
米哈游聯合創始人打造的《Whispers from the Star》則走得更遠,玩家與虛擬角色 Stella 的每段對話都會觸發AI對劇情樹的實時重構,證明AI驅動的交互式敘事具備強大吸引力。
AI對游戲行業的變革才剛剛開始,其技術進化的脈絡已然清晰,未來,AI將從“輔助工具”升級為“創意伙伴”,甚至成為游戲世界的“共同創造者”。
大廠高層也都給予了AI積極的看法。
去年網易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會上,網易CEO丁磊談及外界關注的AI焦點問題表示:“今天AI能做到的事情,比過去十年還要重大。”
關于AI,米哈游董事長劉偉則認為,AIGC可能可以直接取代3D引擎,每一幀都由AI生成,并且拿米哈游產品舉例,米哈游旗下產品很少有穿模的,原因就是有AI技術在支撐。游戲行業的產能如果提升100倍,AIGC可以直接給每個玩家定制游戲。
AI游戲風頭正勁,游戲巨頭們都想在這場行業重構中占據先機,就看究竟誰能率先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