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主要指數(shù)探底回升,滬指、深指、創(chuàng)業(yè)板漲跌幅分別為0.04%、0.24%、0.23%。PCB、CPO、軍工、存儲等板塊漲幅居前,稀土永磁、乳業(yè)、地產(chǎn)、CXO等板塊跌幅居前。
昨日大數(shù)據(jù)ETF(159739.SZ)上漲0.46%,成分股中,CPO的中際旭創(chuàng)上漲4.78%,新易盛上漲4.76%,軟件方面拓維信息上漲3.48%,潤澤科技上漲2.87%,潤和軟件上漲0.87%。
消息面上主要系海外需求上升:(1)Marvell舉行科技研討會,對未來業(yè)務的預測,到 2028 年數(shù)據(jù)中心市場將達 940 億美元,較此前上修了26%。其中 AI 定制計算和高性能互聯(lián)是最關鍵的增長引擎,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 53% 和 35%。(2)ASIC方面,目前NVIDIA在AI服務器市場占據(jù)80%以上的價值份額,ASIC AI服務器價值份額約8-11%。從出貨量看,2025年谷歌TPU和AWS Trainium 2的合計出貨量已達NVIDIA GPU的40-60%,2026年AISC可能超過英偉達的GPU。ASIC通過犧牲單芯片效率換取定制化優(yōu)勢,其代價是將復雜性轉嫁給PCB系統(tǒng),形成“性能不足->堆疊芯片->功耗暴增->材料升級”的鏈條。正因如此,近期A股PCB板塊多股活躍股價創(chuàng)歷史新高。(注釋:CPO全稱為Co-Packaged Optics,中文譯為光電共封裝,是一種新型光電子集成技術。通過進一步縮短光信號輸入和運算單位之間的電學互連長度,CPO在提高光模塊和ASIC芯片之間互連密度的同時,實現(xiàn)了更低功耗,已成為解決未來數(shù)據(jù)運算處理中海量數(shù)據(jù)高速傳輸問題的重要技術途徑。PCB即印制電路板)
國內方面:京東集團提出全球穩(wěn)定幣牌照計劃,疊加Rokid與支付寶合作推出智能眼鏡支付功能,進一步催化AI及支付相關概念熱度。市場對算力需求增長及技術應用落地的預期提振了云計算及大數(shù)據(jù)板塊表現(xiàn)。
券商研究方面,東莞證券指出北美四大云廠商2025年第一季度資本開支達766億美元,同比增長64%,其中亞馬遜全年資本開支維持1000億指引,重點投入AI基礎設施及定制芯片;Meta將全年資本開支上調至640-720億美元用于服務器更新;IDC預計我國2025年智能算力規(guī)模將達1037EFLOPS,數(shù)據(jù)量復合增長率26.9%,成為全球增長主要動力。華西證券則觀察到國內云廠商加碼AI投入,騰訊、阿里、字節(jié)資本開支均達千億級別,重點投向智算中心建設及光模塊等算力基礎設施,生成式AI應用落地進一步提振推理側需求。
關聯(lián)產(chǎn)品:
大數(shù)據(jù)ETF(159739),聯(lián)接基金(A類 021090,C類 021091,I類 022882)
關聯(lián)個股:
科大訊飛(002230)、中際旭創(chuàng)(300308)、新易盛(300502)、金山辦公(688111)、中科曙光(603019)、浪潮信息(000977)、紫光股份(000938)、恒生電子(600570)、潤和軟件(300339)、拓維信息(0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