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披露的機構調研信息2025年5月1日至2025年5月30日,淳厚基金對上市公司中微公司進行了調研。
附調研內容:公司近況介紹: 中微公司聚焦高端半導體及泛半導體設備,堅持創新突破,2024年全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保持高速增長。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約90.65億元,較2023年增加約28.02億元,同比增長約44.73%。其中,2024年刻蝕設備銷售約72.77億元,同比增長約 54.72%;MOCVD 設備銷售約3.79億元,同比下降約18.03%,LPCVD設備2024年實現首臺銷售,全年設備銷售約1.56億元。 2024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16.1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9.53%,本期減少的主要原因:(1)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44.73%,毛利較去年增長約9.78億元。(2)由于市場對中微開發多種新設備的需求急劇增長,2024年公司顯著加大研發力度,以盡快補齊國產高端半導體設備短板,實現趕超,為持續增長打好基礎。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約24.52億元,較去年增長11.90億元,同比增長約94.31%,2024年研發投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約為27.05%,遠高于科創板均值。2024年研發費用14.18億元,較去年增長約6.01億元,同比增長約73.59%。(3)2023年公司出售了持有的部分拓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產生稅后凈收益約4.06億元,而2024年公司并無該項股權處置收益。 2024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13.8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6.51%,本期增長的主要原因:由于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44.73%,毛利較去年增長約9.78億元,以及2024年研發費用較去年增長約6.01億元。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1.73億元,同比增長35.40%。公司的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在國內外持續獲得更多客戶的認可,針對先進邏輯和存儲器件制造中關鍵刻蝕工藝的高端產品新增付運量顯著提升,先進邏輯器件中段關鍵刻蝕工藝和先進存儲器件超高深寬比刻蝕工藝實現量產。公司為先進存儲器件和邏輯器件開發的六種薄膜設備已經順利進入市場,設備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同步推進多款金屬薄膜氣相設備、新一代等離子體源的 PECVD 設備的開發,增加薄膜設備的覆蓋率。公司 EPI 設備已順利進入客戶端量產驗證階段,已完成多家先進邏輯器件與MTM器件客戶的工藝驗證,并且結果獲得客戶高度認可。在泛半導體設備領域,公司正在開發更多化合物半導體外延設備,陸續付運至客戶端開展生產驗證。 公司本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0.64 億元,同比增長約25.67%,本期增加的主要原因:(1)由于本期營業收入增長35.40%,毛利較去年增加約2.20億元。(2)由于市場對中微開發多種新設備的需求急劇增長,公司持續加大研發力度,以盡快補齊國產高端半導體設備短板,實現趕超,為持續增長打好基礎。本期公司研發投入約6.8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26億元,同比增長約90.53%。本期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2.50億元,同比增長約116.80%。(3)本期公司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股權投資本期盈利約0.04億元,與上年同期的虧損 0.41億元相比,增加約0.45億元。(4)本期公司計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補助較上年同期增加約0.43億元。 本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0.35億元,同比增長13.44%,主要系公司毛利增加2.20 億元,本期研發費用增長2.50億元,以及研發加計扣除增長導致所得稅費用同比減少約0.22億元。 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1、請問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大幅增加,請問這些研發投入轉化為公司業績的周期為多長?公司后續對于研發投入的規劃是怎樣的? 答:中微公司重視核心技術的創新,緊跟技術發展趨勢和客戶需求,在開發、設計和制造設備的過程中,始終強調創新、差異化和知識產權保護,并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24.52億元,同比增長94.31%,研發總投入占收入比例超過27%,遠高于科創板均值和行業均值。從國際領先設備公司來看,研發投入占收入比例大約為12%-13%。未來隨著公司產品布局的拓展和收入體量的提升,研發投入占比仍有較大下降空間。 目前,中微公司正在推進的項目涵蓋六大類,超過20種新設備。公司根據客戶的研發需求,定義下一代產品的技術指標和技術路線,產品一經開發完成便會迅速交付客戶進行驗證調試,后續根據客戶的擴產節奏,轉換成訂單和收入。現階段,公司保持了較高的研發轉換率,新產品開發時間由過去3-5年縮短到最近的2年甚至更短的時間。 2、請問近兩年公司大幅縮短了研發進程,有哪些方法論和經驗分享? 答:公司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涵蓋工藝研發、機械設計、電控、軟件等多個領域。目前公司在開發新產品時,僅需要開發約30%-40%特定的部分,其余約60%-70%是已經被模塊化,達到成熟、可復用的狀態。公司的產品研發強調產品的共同性,共同性部分的增加使開發新產品負擔減小,開發速度加快。此外,人工智能、數字仿真在產品研發及設計的深入應用,也加快了公司新產品研發的速度。公司與下游客戶的合作關系更加緊密,下游客戶對公司新產品導入意愿增強,也會縮短新產品的驗證周期。 3、請問公司如何應對不斷加劇的行業競爭? 答:公司尊重競爭對手的發展成就,公司也將持續在產品研發、銷售、產品及服務、成本控制等全方位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半導體設備行業的市場規模足夠大,行業內的良性競爭都是有利于行業發展,中微公司將持續聚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創新、產品差異化設計以及技術進步,不斷擴大產品覆蓋度和市場占有率。 4、請問公司如何看待半導體設備的產業整合趨勢?公司是否考慮通過并購整合的方式加快公司平臺化發展進程? 答:中微公司未來5-10年計劃通過外延收購和內生研發的方式,覆蓋超過60%的半導體前道設備品類,公司未來將全面覆蓋刻蝕、薄膜及量檢測業務,對行業內的外延收并購機會保持積極且開放的態度。中微公司特點是扎實做產品,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高質量發展,成為刻蝕、薄膜及量檢測設備的世界先進供應商。公司有信心在競爭中保持高端設備領先性,通過創新、產品差異化和知識產權保護,發展成為覆蓋高端設備的平臺型集團公司。 5、請問公司將如何受益國產先進邏輯產線的擴產?公司產品在先進邏輯生產線的驗證進展如何? 答:公司的等離子體刻蝕、薄膜以及EPI等新產品均在客戶的先進邏輯產線全面驗證,且多款設備已經通過驗證。目前公司產品在國內客戶量產的先進邏輯產線刻蝕環節已經取得一定份額。未來,隨著公司各類新產品的推出,公司在國內的先進邏輯的產線份額有望繼續提升,公司將充分受益國內先進邏輯產線的擴產。 6、請問公司今年人員擴張的計劃,中微如何搭建人才梯隊?接班人培養計劃是否開展? 答:公司員工總數從2016年497人增加到2024年2480人,其中研發人員占比約為48%,人員保持平均約22%的增長率,今年預計也將保持較為穩定的人員增速。我們會根據公司經營狀況和產品布局,適時調整人員的擴張節奏。 中微公司在持續建設人才體系,人才梯隊持續完善。公司的人才建設從頂層設計+梯隊培養的思路出發,從各部門選拔優秀的中高層組建了領導小組、決策咨詢委員會兩大核心管理機構,打破部門壁壘,高效決策。除了在中高層的建設,公司也在持續擴大應屆生的招聘規模,大力培養中微自己的人才,夯實人才體系的基座,從而實現中微技術、理念和文化的傳承,實現“戰略-人才-文化”的正循環。 此外,公司也組建了兼具專業性、多樣性、獨立性的董事會團隊。一方面從內部選拔優秀的、技術驅動的領導人,另一方面從財務、法律及行業專家等多元背景中選出監督公司決策、保證決策客觀、合規的獨立董事們,從而將公司的總能量和凈能量發揮到最大,保證公司的治理是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高效合規的、符合股東長期利益的。 7、請問公司下一代超高深寬比、薄膜新品在存儲客戶的進展情況?如何在當前市場的環境下保持在客戶的市場份額? 答:公司的高深寬比設備包括等離子體刻蝕和金屬薄膜沉積設備目前均已批量出貨給國內先進的存儲客戶產線,并不斷提升設備性能。公司下一代超高深寬比設備有望取得領先的市場份額,公司通過產品差異化和創新的設計,希望在每一代最新的技術節點都保持技術和市占率的領先。公司金屬鎢系列薄膜產品在客戶端已經取得批量訂單并隨著客戶擴產持續放量,同時其他多個新品驗證進展順利。公司與客戶保持了緊密的關系,從技術線路選擇、產品研發、驗證流程等與客戶緊密綁定,從而推動設備產品更快的導入及驗證,充分受益客戶擴產。中微將持續創新技術,快速響應客戶需求,通過提供優質的設備及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 8、請問公司量檢測業務的進展以及中長期布局如何? 答:中微公司目前正在全面布局量檢測行業,包括光學檢測和電子束檢測設備。光學檢測和電子束檢測從尺度和難度上,是除光刻機、刻蝕機、薄膜設備外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領域。國內量檢測設備,特別是高端量檢測設備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9、請問目前國際貿易摩擦加劇,是否對供應鏈穩定性產生影響?公司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進展如何? 答:公司目前供應鏈安全可控。公司建立了全球化的采購體系,與全球約880家供應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公司注重零部件的本土化,在國內培育了眾多的本土零部件供應企業,有力地保障了公司產品零部件供應和服務水平的持續提升。 10、請問目前公司在先進封裝領域的布局如何? 答:過去公司專注前道高端設備,近些年開始重視先進封裝。目前中微針對先進封裝應用全面布局刻蝕、CVD、PVD、晶圓量檢測設備,且已經發布CCP刻蝕及TSV深硅通孔設備。 11、請問MOCVD下游是否看到轉好的跡象,研發的新品可以貢獻訂單的時間預期? 答:目前MOCVD在公司業務中占比已經只有低個位數。公司在Micro-LED、紅黃光LED、SiC、GaN功率器件等外延設備全面布局。部分新開發設備有望在今年貢獻訂單。伴隨公司產品覆蓋度擴大,下游需求觸底回暖,公司MOCVD業務有望恢復增長。單晶寬禁帶半導體在功率器件等領域需求大,公司已開發相關碳化硅氮化鎵工具器件并進入市場。雖然市場有周期性,但公司會覆蓋多種應用,不局限于單一領域。
淳厚欣享A(基金代碼:009931)是淳厚基金旗下的一只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0年9月15日。現任基金經理由陳文和楊煜城共同擔任,其中陳文自2020年9月15日起任職,總管理規模達17.26億元。該基金通過對企業基本面全面、深入的研究,持續挖掘具有長期發展潛力和估值優勢的上市公司,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截至2025年6月19日,淳厚欣享A近一年回報達20.01%,跑贏基金比較基準增長率(10.89%)和中證混合型基金指數回報(7.09%),在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前15%。從風控能力來看,截至2025年6月19日,近三年基金最大回撤為29.94%,最大回撤優于同類混合型基金平均水平;基金最大回撤修復天數為238天,排名同類混合型基金前15%。從基金規模來看,截至2025年3月31日,該基金的規模已達到3.91億元。基金份額方面,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基金份額為2.63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