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柳
渤海灣畔,風起潮涌。第六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在上周圓滿落下帷幕。
峰會期間,濱州,以一座工業重鎮與創新先鋒的雙重姿態,活躍的身影悅動在黃海之濱,奏響了開放合作的時代強音。
作為峰會“常客”,今年,濱州市組團參加了6月19日舉辦的“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發展論壇”與“中德跨國公司發展交流論壇”,以及6月20日的“銀齡新潮,發掘經濟新藍海”銀發經濟論壇,向跨國企業遞出尋求合作發展的邀請函。
從深耕中德產業耦合的雄心,到逐夢低空經濟的魄力,再到弄潮銀發經濟的智慧,濱州以扎實的產業根基、前瞻的戰略布局和澎湃的創新動能,向世界遞出了一張厚重而鮮活的城市名片,詮釋了內陸城市向全球價值鏈高地攀登的“濱州路徑”。
產業為錨,鏈動全球謀共贏
當“濱州制造”遇見“德國匠心”,一場跨越山海的產業共振在峰會期間激蕩回響。
6月19日下午,第六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中德跨國公司發展交流論壇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中德政商界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商合作、共謀發展、共話未來。

論壇上,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春田以《品質濱州建設賦能中德經貿合作新機遇》為題作了主題演講。他說,近年來,濱州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站在世界、中國、山東“三張地圖”旁謀劃和推動發展,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向新圖強、逐質攀高”的產業生態、“五主并舉、五鏈融合”的科創生態、“鏈接全球、擁抱世界”的開放生態、“近悅遠來、優質高效”的服務生態,為濱德經貿合作拓展了新空間、創造了新機遇。

作為濱州在歐盟的最大貿易伙伴,德國與這座山東“北大門”的經貿紐帶正日益緊密——2024年雙邊貿易額突破15億元,一季度增速高達20.1%,機電產品出口激增47.1%。
據悉,目前,濱州在德投資在營企業3家,德國在濱州投資在營企業有5家,分別為山東宏順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希斯機床(山東)有限公司、贏創蔚藍生物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維爾斯(山東)貿易有限公司,以及賽格蒙德泵業(山東)有限公司。
數據的背后,是兩地產業稟賦的深度咬合:濱州4711億元規模的高端鋁業、2413億元精細化工、1920億元智能紡織集群,與德國機械制造、汽車工業形成天然互補。
這份底氣更化作主動出擊的謀略。峰會前夕,濱州依托11條重點產業鏈專班,精準定制對德招商場景:從氫能應用、工業降碳的技術攻堅,到高端裝備、現代服務的鏈條延伸。
當下,濱州還對標學習德國路德維希港,累計投資200億元建設濱州港,實施濱華碳三碳四、渤中19-6凝析氣田、5萬噸級航道等一大批項目,謀劃推進“北鯤計劃”,全力打造世界級高端化工產業基地,后續將為濱德經貿合作拓展更為廣闊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甘當“金牌服務員”,以全周期保障破解德企關切,成為濱州越來越受跨國企業青睞的亮點。正如濱州市領導所言:“衷心希望各位企業家在濱州落地更多項目、為濱州引薦更多資源,成為濱州發展的‘最佳合伙人’,共享品質濱州建設的新機遇,共創更加美好繁榮的新未來。”
在此背景下,濱州大力倡樹“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理念,創新實施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連續6年舉辦企業家大會,常態化開展“政企同心·親清茶事”活動,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當黃海之濱的論壇燈光漸熄,濱州與德國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已悄然鋪開合作新卷——“工業4.0”的基因已然編入“制造強市”的轉型脈絡。
向新質要動能,雙翼齊飛拓藍海
峰會的平行論壇上,濱州以“雙翼”戰略驚艷亮相:左手銀發經濟溫暖民生,右手低空經濟振翅蒼穹,勾勒出新質生產力的立體圖景。
在“銀齡新潮”論壇,濱州亮出“20億產值”的銀發經濟答卷。“123+N”原居安養模式織就覆蓋城鄉的幸福網——家庭養老床位精準適配失能老人,市場化機制吸引福康通等十余家企業定制適老化改造;山東省養老物資配送中心構建四級流通體系,讓智能護理床、外骨骼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更令人矚目的是“黃河謠·健康城”的崛起:欣悅康復醫院、萬物生頤養花園與映壽滙醫康養聯合體交融共生,醫療、康養、文旅在此無縫鏈接。而愉悅集團研發的人造血管、人工韌帶,不僅打破國外壟斷,更讓濱州站上高端康養制造前沿。
如今在濱州,“五床聯動”實現機構與居家照護自由切換,“滴滴養老”平臺將專業服務送入了田間炕頭。這座城市的創新溫度,讓世界看見老齡化挑戰的“濱州解法”。
正如李春田在推介中介紹,濱州以打造“康養示范城市”為引領,堅持優服務、育產業、重康養、強保障“四輪驅動”,探索出銀發經濟發展的“濱州路徑”。
而在低空經濟論壇,“天空之城”的夢想正照進現實。
目前,濱州大高航空高新產業園、濱州航空航天產業園、濱州高新區無人機產業園3家園區已入選省特色航空航天產業園。

濱州以“四個獨”震撼全場:獨一無二的6607平方公里低空空域、超330天優良飛行日,構筑“立體高速公路”;獨占鰲頭的三大航空產業園匯聚中國商飛、萬豐飛機,DA40訂單飛向全球;獨樹一幟的山東航空學院年輸送7300名專業人才,5000P算力中心托舉“智能翅膀”;獨具匠心的服務更讓企業“即報即飛”——無人機試飛基地1小時完成審批,120座機場網絡覆蓋全域。場景創新在此迸發火花:無人機自主巡查黃河生態,血液樣本空中疾馳轉運,人工增雨科技潤澤沃野,濱州以“空天地”一體化的雄心,將低空經濟鍛造成萬億賽道上的“新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濱州在人工影響天氣領域積極探索,與山東省人影辦、西安富沃德等多方合作成立聯合開放實驗室,拓展無人機人工增雨、無人機氣象探測研發應用。通過科技創新手段,將低空經濟與農業生產、水資源管理等民生領域緊密結合,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帶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憑開放立潮頭,品質濱州未來
峰會既是展示的窗口,更是啟程的號角。
濱州深知,經濟全球化是歷史大勢,開放合作是最明智的選擇。近年來,濱州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站在世界、中國、山東“三張地圖”旁謀劃和推動發展,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經貿合作拓展了新空間、創造了新機遇。
李春田市長向德國企業發出“最佳合伙人”邀約,銀發經濟論壇遞出“濱州方案”,低空招商專場的“深藍長空”承諾——濱州的峰會足跡清晰勾勒出一條開放升維之路:以產業耦合提升國際位勢,以新質生產力重塑競爭內核,以全域創新生態凝聚全球信心。
當青島峰會的聚光燈漸暗,世界對“品質濱州”的深切期待,正愈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