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瑤
6月19日,由聯合利華飲食策劃主辦的“2025中餐先鋒聯盟盛典”在上海舉行。166位主流菜系名廚(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華美食文化領軍者)與權威榜單名廚、城市星廚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傳承與創新的交融
過去一年,中餐在復蘇的浪潮中,既迎來數字化深化與全球化拓展的廣闊機遇,又經受著成本挑戰與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的考驗。聯合利華北亞區食品營養總經理周瑩潔表示,聯合利華飲食策劃與各界精英、協會的同仁,一起為各菜系發聲,探索各個菜系的發展和未來,品牌也帶著中國的廚師去問鼎世界奧林匹克,在世界的舞臺讓大家看到了中國廚師的力量。

廣州半島投資集團董事長利永周會上表示,中餐先鋒聯盟讓大師們有機會把數十年積累的烹飪智慧和行業經驗傳遞給一代代正在耕耘的年輕人,不僅是分享技藝,更是給不同階段的廚師建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創新思維。

活動分會場現場,界面新聞記者與中餐領域的先鋒人物就地域菜系的傳承與創新、餐飲經營訣竅展開了討論。各位名廚以其多年從業的豐富經驗,分享了獨特見解,這些不同立場、不同角度的思考,正是他們對中餐未來的理性解讀和期待。

中華(魯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屈浩為從業者系統性梳理和解析中餐的烹調技法,回歸餐飲基本功,細致理解中餐技藝的精髓。

宴遇餐飲集團聯合創始人吳嶸結合實戰案例,講述了自己如何打造“宴遇”“遇外灘”“榮先森“等餐飲品牌,通過品牌領航和人才筑基,深耕閩菜文化,助力地方菜系破局。他說:“如今,網絡傳播力強,廚師們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分享閩菜制作過程、背后故事,讓網友們對閩菜產生濃厚興趣。”

香格里拉集團區域中餐總廚候新慶分享道:“近年來,出現了很多新派淮揚菜,沿襲了淮揚菜的精致和講究,這些創意的背后主要是新生代廚師們抓取了不同菜系所獨有的特征,將其與淮揚菜融合,保持淮揚菜經典風味的同時,做出特色及創新。”

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員會副主席黃啟云提出了“五度空間理論”,即從食材研究到市場轉化的完整創新體系,解析如何擁抱變化、創造符合現代消費者需求的“新味型”。上海特勞特營銷咨詢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郭禹千尋則聚焦在餐飲企業經營秘籍,通過戰略定位三步法,提出“不為空間付費,只為需求買單”的破局之道,幫助餐飲企業找到經營之本。
持續賦能,助力中餐長期共贏
活動盛典上,人型機器人樂樂將融合地域風味與流行文化的創意菜品端上舞臺,從“煙火美食×流行音樂”到“融合料理×實驗音樂”,每一道菜品都展現了中餐傳承與創新的無限可能。恰好回應了《2025未來食尚中餐揭秘》,將餐飲行業發展的四大未來趨勢——煙火美食、融合料理、地域風味和餐廳體驗,做到了本土化、具像化融合,讓趨勢真正“落地生根”。

而在盛典尾聲的“破曉儀式”上,名廚與星廚都獲得了專屬榮譽獎杯,現場通過激光雕刻技術與美羅城大屏聯動,配合飛天鳳凰裝置,象征著中餐即將迎來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