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驥翱
近日,哈爾濱連續高溫,已突破35°C 。炎炎夏日,“清涼經濟”應運而生。其中來自廣東的特色糖水店,意外成為哈爾濱街頭的熱門打卡地,受到當地消費者的追捧。
糖水并非字面意義的“糖+水”,而是粵式甜品的統稱。這一源自廣東的飲食文化,講究以時令食材搭配實現養生功能,春季枸杞糖水、夏季綠豆馬蹄露、秋季雪梨銀耳羹、冬季黑芝麻糊,“四季有甜”的飲食文化已突破地域限制,粵式甜品今夏風靡北國冰城。

酷暑之下,老廣東糖水鋪等門店日均銷量激增,雙皮奶、楊枝甘露冰鎮甜品成消暑首選。中央大街五條人糖水鋪推出“糖水火鍋”搭配干冰特效,單日銷售量突破200份。

哈爾濱本地博主們在社交媒體上紛紛為糖水店“打call”,“在炎熱的夏天來一碗冰爽的糖水,簡直是續命神器”“發現一家寶藏廣東糖水店,口味超正宗”……。一些糖水店因獨特的裝修風格和出片的環境,成為年輕人拍照打卡的“網紅”地,助推了異地特色甜品在當地的傳播。

糖水店在哈爾濱的爆火,折射出消費市場對多元化飲食的需求,消費者已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消暑食品,對具有地域特色美食接受度越來越高。特色美食跨區域發展的潛力為餐飲創業者提供了新思路,糖水店從食材供應到餐飲設備,再到外賣配送平臺,都能從中受益。但哈爾濱氣溫下降,糖水的銷量或許會受影響。因此,糖水店在享受市場紅利的同時,也需要開發適合不同季節的產品,拓展消費場景,提高店鋪的抗風險能力。
廣東糖水店在哈爾濱的走紅,是地域美食文化碰撞的結果,也是高溫天氣下“清涼經濟”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