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肖芳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美團外賣穩定經營多年之后,正在探索新的模式。
界面新聞了解到,2024年以來,美團外賣開始在線下探索建設“浣熊食堂”。目前,“浣熊食堂”已在北京亮馬橋、望京、東直門等地開設9家門店,杭州也有1家門店正在籌備開放。
根據美團官微公布的信息,未來三年,美團將在全國各地投資建設1200家“浣熊食堂”。
“浣熊食堂”并非美團自營的餐飲外賣品牌,而是由平臺重資產重投入的基礎設施,類似于外賣檔口集合店。“浣熊食堂”為商家提供統一的裝修以及家具、抽油煙機、水槽等設施,商家攜帶冰箱、廚具、食材即可完成入駐。
界面新聞記者到“浣熊食堂”亮馬橋店進行了探訪。這家門店已經營業一個月左右,面積并不算大,能夠容納10來家商家入駐,目前已有真功夫、鮮芋仙等商家開始正常營業,還有老鄉雞、小北餌塊等多個商家完成入駐,進行開業前的籌備。
此前,全國各個城市的熱門商圈的寫字樓內早就出現了專門做外賣的檔口集合,相較于堂食門店,這類外賣檔口位置較為隱蔽,一些檔口還存在衛生和食品安全隱患。外賣平臺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很多也來自這些外賣檔口的商家。
幾年前,界面新聞記者曾探訪過北京地區的外賣檔口,檔口內部地板和商家臺面的衛生狀況都不是很好。而此次“浣熊食堂”的亮馬橋店,檔口內部衛生比較整潔,商家出餐有序。 “浣熊食堂”給每個商家的店鋪內部都配備了兩個攝像頭,后廚的情況不僅能夠實時顯示在“浣熊食堂”門口的屏幕上,還能夠在美團外賣平臺商家的主頁中進行直播,向用戶展示。
“浣熊食堂”亮馬橋店店長向界面新聞透露,美團建設“浣熊食堂”的初衷是建起一套全鏈路透明的外賣食品安全基礎設施,吸引到更多的品牌商家、中小餐飲商家加入,形成一套經得起市場檢驗、可復用的標準。
一方面,商家供應鏈實現透明可追溯。“浣熊食堂”從產地、原料、生產、審核、履約、前端等六個環節探索全鏈路透明、可追溯體系。
其中,美團快驢聯合益海嘉里、正大、圣農建立直采鏈路,直接與全國各品類知名優質供應商合作,通過規模化集中采購,確保了原料品質更可靠。入駐商家不管是自供原材料、或者從美團全品類餐飲供應鏈平臺快驢進貨,都會加入到供應鏈全鏈追溯體系,確保商品相關質量檢驗、檢疫報告齊全,并通過標簽管理對原料實現可溯源追蹤,“來去向皆可查”。
“浣熊食堂”還通過食品安全日記、明廚亮灶直播、餐食封簽技術等產品,提高外賣食品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用戶遇到售后問題,美團外賣客戶將在半個小時內響應處理。
另一方面,平臺還幫助商家提高運營效率,實現可持續經營。據“浣熊食堂”業務負責人透露,商家前期只需要投入五六萬元就可以在“浣熊食堂”啟動一個外賣店的創業。在生意運轉起來之后,租金成本不會超過整體成本的10%。同時,“浣熊食堂”的商家還能獲得一些流量入口以及資源位置支持,并通過食安日記、明廚亮灶的標識來獲得更多曝光機會。
今年4月,美團外賣總經理薛冰在2025中國餐飲連鎖峰會上透露,未來三年美團外賣將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包括幫助商家補貼消費者激活需求、發放助力金幫商家增加收入、扶持和獎勵優秀品質商家,以及推動明廚亮灶覆蓋10萬家店、加強行業基礎建設等。
從財務視角來看,“浣熊食堂”是投入重、管理難度高、不確定性大、回本周期長的生意。但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平臺往產業鏈上下游深入一步,也是必然趨勢。
早期外賣行業,主要還是平臺模式和線下實體店連接為主,平臺起的是撮合交易的功能。但當增長進入紅海之后,平臺也必然面臨新挑戰,如何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以及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也成為平臺需要考慮的問題。
從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浣熊食堂”所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是一種有益探索。這種探索也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外賣行業也會有更多的創新業態和模式出來,這中間可能會面臨很多難題和挑戰,需要多方共同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