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和中新網消息,當地時間7月1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與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進行了近三年來的首次通話,討論俄烏沖突和伊朗核問題。
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馬克龍和普京交談了兩個多小時。兩國領導人的上一次通話是在2022年9月。
愛麗舍宮公報指出,馬克龍在通話中重申法國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支持,呼吁俄羅斯與烏克蘭盡快達成停火并就確實、長期解決沖突展開談判。
克里姆林宮聲明指出,普京表示,烏克蘭危機是西方國家所奉行政策的直接后果。西方多年來無視俄羅斯的安全利益,在烏建立反俄橋頭堡,并縱容侵犯俄語居民的權利。西方為烏克蘭方面提供各種現代化武器,只會延長俄烏戰事。
在談到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前景時,普京強調了俄烏可能達成的協議基本原則,協議應是全面和長期的,以消除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并“以新的領土現實為基礎”。
對于伊朗核問題,普京和馬克龍一致支持僅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以及中東地區其他沖突。兩國領導人強調,應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權利,伊朗應繼續履行其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應該承擔的義務,包括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合作。以伊沖突暫停后,伊朗議會通過法案,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
克里姆林宮和愛麗舍宮均確認,兩國領導人同意今后繼續保持接觸,以協調各方立場。
馬克龍與普京上一次通話是在俄烏沖突剛開始后不久的2022年9月11日。此后,馬克龍對俄羅斯的立場越來越強硬,甚至表示不排除向烏克蘭派遣西方部隊。
法國與俄羅斯高層上一次公開對話是在2024年4月。俄羅斯時任防長謝爾蓋·紹伊古與法國防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討論巴黎奧運會的安保問題。
雖然在俄烏沖突問題上對俄羅斯采取強硬立場,但在沖突期間,法國繼續從俄羅斯購買液化天然氣、化肥等商品,兩國之間的核能合作也沒有暫停。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統計顯示,2024年,法國是歐盟中購買俄羅斯液化天然氣最多的成員國。當年,法國有34%液化天然氣進口來自俄羅斯,進口量比2023年增加81%。
據央視新聞消息,與馬克龍通話當天,普京還簽署總統令,為外國投資者設立新的投資機制。該法令對特別軍事行動開始后實行的反制西方制裁做出若干例外規定,允許來自“不友好國家”的投資者對俄進行投資活動。
總統令還批準設立用于外國投資者交易的專門賬戶,可用于俄羅斯公司證券的交易和資金跨境劃轉等,為外國投資者權益提供了額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