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信鳳
近日,河北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資產”)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此次IPO由建銀國際和山證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倘若此次成功上市,河北資產有望成為內地首家登陸港股市場的地方AMC(資產管理公司), 同時將開創地方AMC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的先河。
河北省唯一持牌地方AMC
官網信息顯示,河北資產成立于2015年11月24日,是河北省政府批準成立的國有企業。2015年12月9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名單,成為省內第一家具有批量收購、處置金融不良資產資格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地方金融組織接受河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監管。公司經營范圍為“河北省范圍內金融不良資產的批量轉讓處置,企業資產的并購、重組,對外投資,受托資產管理,投資管理及相關咨詢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6月18日,河北資產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總股本為20億股,每股面額1元。河北資產的控股股東為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56.5%。

河北資產的實控人為河北省國資委,持股93%。
過去三年公司業績不穩定
招股書顯示,河北資產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具備批量收購及處置金融不良資產資質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以2024年新收購不良資產的原始價值計在河北省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24.4%;以2024年自中小銀行新收購的不良資產原始價值計,在河北省所有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47.2%;按2024年的平均股權回報率計,于中國所有第二梯隊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中排名第二。
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河北資產的不良資產經營收入分別為4.24億元、2.22億元、5.12億元,對應的年度利潤分別為0.98億元、-1.45億元、2.04億元。

過去三年間,河北資產的業績波動較大。尤其2023年,河北資產的不良資產經營收入大幅下降,且年度利潤由盈轉虧。
河北資產表示,公司不良資產經營收入由2022年的4.24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2.22億元,主要是由于公司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下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不良資產收益由2022年的1.62億元減至2023年的0.78億元,主要是由于公司于2022年收到一個重大不良資產收購處置項目的大額付款;及公司不良資產收購重組業務下的以攤余成本計量的不良債權資產的收入由2022年的2.62億元減至2023年的1.43億元,原因是公司逐步完成對不良資產收購重組業務下的不良資產回收。

河北資產的不良資產經營收入由2023年的2.22億元增至2024年的5.12億元,主要是由于公司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下的以公允價值計量的不良資產收入,由2023年的0.78億元大幅增至2024年的4.41億元,這主要由于不良資產組合的營運周期于2024年逐漸達到處置及回收階段,及公司加強對不良資產的處置及回收,尤其是公司于2024年完成一個重大不良資產管理項目的處置及回收,部分被不良資產收購重組業務下的以攤余成本計量的不良債權資產的收入由2023年的1.43億元減至2024年的0.70億元所抵銷,原因是公司逐步完成對不良資產收購重組業務下的不良資產回收。
收入主要來自前五大客戶
河北資產的核心業務是不良資產管理,包括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及不良資產收購重組業務。截至2024年末,公司資產總計75.56億元,負債合計50.3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6.69%。

河北資產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前五大客戶。2022年至2024年,公司來自不良資產管理業務項下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合共分別為2.18億元、1.04億元、3.41億元,分別占公司同期不良資產經營收入的51.3%、47.0%、66.6%。
在河北資產的前五大客戶中,第一大客戶的地位尤為重要。于往績記錄期間各年,來自公司不良資產管理業務下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0.92億元、0.24億元、2.55億元,分別占公司不良資產經營收入的21.8%、10.7%、49.9%。
2024年,第一大客戶為河北資產的營收貢獻了“半壁江山”。招股書顯示,該客戶是一家注冊辦事處位于中國河北石家莊市的房地產開發公司。

河北資產稱,通過本次IPO募集的資金,將用于強化公司的資本基礎及優化資本架構,這將支持公司業務的持續增長。剩余資金將用于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但在招股書中,河北資本并未披露每項募投項目的使用資金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