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旭
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
2025年7月3日,界面新聞從應急管理部獲悉,近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等部門召開會商會,對2025年7月份全國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會商研判。
會商分析認為,7月份,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全國自然災害風險形勢更為復雜嚴峻。
“北方部分地區洪澇和風雹災害風險高,黃河中下游、海河流域、松遼流域部分河流可能發生暴雨洪水;可能有2—3個臺風登陸或影響我國,1個較強臺風北上影響我國北方地區;中南、西南、西北局地地質災害風險高;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等局地森林火險等級高;華東、華中、西北等部分地區階段性高溫熱浪風險較高。”應急管理部表示。
此前據水利部預測,今年7-8月,全國總體呈現“北澇南旱”格局,北方洪澇偏重,局地暴雨洪澇事件多發重發,有較強臺風北上影響北方地區,災害風險偏高。此外,長江流域中游洞庭湖鄱陽湖水系、浙江錢塘江和福建閩江、新疆中北部等可能出現階段性干旱。
洪澇和風雹災害風險方面,應急管理部指出,預計7月份,東北大部、內蒙古西部、華北大部、華東北部和南部局部、華中北部、西北地區東北部、華南、西南地區南部局部、西藏西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
受降雨過程影響,黃河中下游,海河流域漳衛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松遼流域遼河、渾太河、松花江吉林段等可能發生較大洪水,珠江流域、西南地區局地可能發生暴雨洪水。內蒙古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大部、山東大部、河南東北部、陜西北部、寧夏東北部等地風雹災害風險高,易出現短時強降雨及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進入主汛期后,局地暴雨洪水等極端事件發生概率加大,需特別警惕。此前貴州省榕江縣抗旱指揮部發布《關于縣城部分區域緊急撤離的通知》指出,6月24日凌晨2時40分左右,洪峰流量高達51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進入榕江縣興華鄉境內,防汛形勢異常嚴峻。當前,縣內平永河、寨蒿河、都柳江水位持續快速上漲,據預測,均已超過30年一遇洪水等級,防洪壓力巨大。
據貴州廣播電視臺報道,榕江縣城最大商場被洪水淹沒。此外,多段視頻顯示,因村超火遍網絡的網紅打卡地榕江村超足球場場地內和周邊區域道路均被淹,其中村超足球場內的積水有1米多深。
此外,6月30日21時至24時,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的西峽縣太平鎮、二郎坪鎮遭遇短時極端強降雨,雨量達208.3毫米,過程累計降雨量達225.3毫米,導致下游蛇尾河猛漲,部分設施損毀,有群眾被困。
據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應急指揮部消息,事件發生后,西峽縣立即組織力量開展救援,2名群眾脫困獲救。截至目前,西峽本輪極端強降雨已致3人遇難,5人失聯,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中。
7月,高溫熱浪風險方面也需加強警惕。應急管理部表示,預計7月份,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內蒙古東部和西北部局部、甘肅西部、青海西北部、新疆、西藏北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偏高1—2℃。華東大部、華中大部、西南地區東北部、西北地區東南部、新疆等地高溫(≥35℃)日數較常年偏多,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風險較高,對人體健康、農業生產存在不利影響。
界面新聞注意到,7月2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聯合中國氣象局發布首個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其中,江蘇北部、山東中東部、河南東部、安徽北部、黑龍江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高溫健康風險極高,均為紅色預警。
中國天氣網還發文表示,未來一周,在副熱帶高壓的掌控下,以江南地區為中心,高溫天氣將大面積向外擴展,華北南部、黃淮至江南、華南的大部地區都將體驗“蒸桑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浙江等地還可能出現40℃及以上的酷熱天氣。不僅白天熱,不少地方夜間最低氣溫也可達30℃左右,可謂是晝蒸夜煮連軸熱。
臺風災害風險方面,應急管理部指出,預計7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4—5個臺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有2—3個臺風登陸或影響我國沿海地區,較常年同期偏多;臺風路徑以西行和西北行為主,其中有1個較強臺風北上影響我國北方地區。
地質災害風險方面,“預計7月份,北京北部和西部、河北西部、山西東部、西部和南部、遼寧東部、吉林東部、黑龍江東部、青海東部等部分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其中湖北西部、重慶東部、四川北部、陜西南部、甘肅南部等局部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高。”應急管理部表示。
此外,7月份全國草原火險等級較低,部分地區森林火險方面需加強注意。應急管理部提醒,7月份,大興安嶺林區、新疆阿勒泰林區處于雷電活動高峰期,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新疆北部的部分地區森林火險等級較高,其中,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的部分時段森林火險等級高。受階段性高溫少雨影響,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部分時段森林火險等級較高。全國草原火險等級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