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達財經 孟帥
編輯 | 深海
由“最強打工妹”王來春掌舵的立訊精密,即將啟動赴港上市的征程。
而就在不久之前,王來春與其兄長王來勝憑借1315.2億元的雄厚財富,在《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上怒刷存在感,她本人借此一舉奪得潮汕女首富的桂冠。
從輟學打工的富士康廠妹,到放棄課長工作下海創業,王來春通過立訊精密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在她的帶領下,立訊精密不僅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更躋身“果鏈三巨頭”之列,實現業績的飛速攀升。
此番立訊精密征戰港股、掌舵者榮膺潮汕女首富的背后,離不開公司亮眼的業績支撐。去年,公司斬獲營收2687.95億元,同比增長15.91%;歸母凈利潤達133.66億元,同比增長22.03%。
不過,耀眼的業績光環之下,立訊精密也并非毫無隱憂。去年,公司的毛利率降至10.41%,同期公司的負債率則升至62.16%。而公司的業績也較為依賴外銷,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容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貿易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此外,公司去年的分紅規模也有所下降。
立訊精密赴港上市,背后富豪兄妹身家超1315億
7月2日,立訊精密通過一紙公告,向外界宣布了公司欲向港股發起沖刺的重磅消息。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立訊精密的資本之路起步頗早。早在2010年9月,公司便成功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由此叩開了A股資本市場的大門。歷經十余年發展,立訊精密已蛻變成為市值超2500億元的行業巨頭。
值得一提的是,在“果鏈三巨頭”中,立訊精密此次赴港上市的步伐稍顯滯后,此前藍思科技與歌爾股份已先行一步,開啟了赴港上市之旅。
據立訊精密透露,此次赴港IPO,旨在深化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增強境外融資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規范化水平。
目前,立訊精密正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此次H股發行上市的具體推進工作進行商討,相關細節尚未確定,此次H股發行上市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立訊精密表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待具體方案確定后,本次H股發行上市工作尚需提交公司董事會和股東會審議,并經證監會備案和港交所等監管機構審核。
立訊精密還強調,此次赴港上市能否通過審議、備案和審核程序并最終實施,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公司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根據后續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隨著此次赴港上市進程的啟動,站在立訊精密身后的潮汕女首富王來春被再一次推至聚光燈下。據立訊精密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的控股股東為立訊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正是王來春和她的哥哥王來勝。
截至去年末,立訊有限公司直接持有立訊精密37.74%的股份,王來勝直接持有公司0.21%的股份,而王來春、王來勝各自持有立訊有限公司50%的股份。
在立訊精密的崛起之路上,王來春、王來勝兄妹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王來春身兼董事長與總經理要職,全面掌舵公司的發展方向,王來勝則擔任副董事長一職。薪酬方面,去年,王來春、王來勝二人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為733.3萬元、55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發布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中,王來春、王來勝以1315.2億元的財富位列總榜第13名的高位,身家較上年增加172.4億元。而在所有登榜的女企業家中,王來春一騎絕塵,強勢摘得潮汕女首富的桂冠。
而在7月2日《財富》(中文版)發布的2025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單中,身為立訊精密董事長的王來春同樣表現卓越。
她力壓小紅書聯合創始人翟芳、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小鵬汽車總裁王鳳英、字節跳動首席財務官高準、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等一眾“商界木蘭”,連續第三年登頂榜首。
事實上,憑借手中持有的大量股份,王來春、王來勝兄妹不僅坐擁超千億財富,還能通過公司分紅收獲頗為豐厚的回報。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立訊精密已進行過15次分紅,累計現金分紅數額達76.52億元,分紅率為12%。
從富士康走出的“最強打工妹”
回看王來春的創業征程,早早輟學的她,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奮斗傳奇,其本人更是被外界送上“最強打工妹”的美譽。
1988年10月,富士康在深圳西鄉崩山腳下建立海洋電子接插件廠。彼時,富士康從廣東澄海、潮州、豐順等地招來首批150名員工,而21歲的王來春便是這群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中的一員。
踏入富士康后,王來春從線裝事業部的基層崗位起步。盡管當時工廠條件異常艱苦,但王來春卻似一顆堅韌不拔的勁松,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憑借著出色的表現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王來春一路過關斬將,從普通員工逐步晉升為線長、組長,最終榮升課長。在當時,課長一職已是大陸員工在富士康所能達到的最高職位。
在富士康工作多年的這段經歷,不僅讓王來春積累了扎實的生產管理經驗,更讓其深入研習了富士康精密制造的技術精髓與管理哲學,為她后來的創業道路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1999年,32歲的王來春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抉擇。彼時,盡管已在富士康擁有了令人羨慕的職位和穩定的收入,但有著更為遠大抱負的王來春,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開富士康投身商海。
天眼查顯示,告別富士康后,王來春與哥哥王來勝攜手共進,共同購買立訊有限公司股權,正式踏上了創業的漫漫征途。起初,公司主要通過來料加工的方式,專注于連接器的生產和銷售業務。
2004年,隨著業務的逐步拓展和深化,王來春、王來勝兄妹二人高瞻遠矚,通過立訊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立訊精密。早期,立訊精密業務以承接富士康的訂單為主。上市前的2007年至2009年,公司來自第一大客戶富士康的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7.73%、56.46%、45.38%。
2010年,立訊精密登陸深交所中小板。資本的注入與市場的認可,讓昔日的“打工妹”一躍成為資本市場的耀眼新星,身家暴漲的她此后常年在各大富豪榜上占據一席之地。
而王來春在富豪榜上不斷刷新紀錄的背后,與其精湛的資本運作能力密不可分。在王來春高瞻遠矚的戰略布局和強有力的技術并購推動下,立訊精密成功打入蘋果供應鏈,一舉成為蘋果的核心供應商。
從早期的Lightning線、Watch無線充電模塊,到后來的AirPods,甚至iPhone整機,蘋果眾多產品的背后都留下了立訊精密精心打磨的印記。在蘋果大量訂單的有力加持下,立訊精密如同裝上了強勁的引擎,公司業績一路乘風破浪、高歌猛進。
然而,近年來蘋果公司自身增速有所放緩,“果鏈”企業的日子不再像此前那樣滋潤。面對這一嚴峻形勢,王來春積極求變,努力幫助公司擺脫對蘋果的依賴。2021年,王來春推出“三個五年計劃”,全方位發展消費電子、汽車、通信、工業、醫療等業務。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精心耕耘,王來春通過“內生外延”的戰略,不斷拓展立訊精密的商業版圖。在她的卓越領導下,如今的立訊精密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企業,產品廣泛覆蓋消費電子、汽車、通信等多個領域,客戶遍布世界各地。
回望立訊精密一路走來的創業歷程,王來春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感慨萬千。她認為,公司的成長離不開對時代機遇的把握、對核心能力的深耕以及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堅定踐行。立訊精密從消費電子起步,逐步向通信、汽車領域延伸,其本質是以精密制造為根基,通過持續的技術突破和產業協同,構建覆蓋多場景的綜合解決方案能力。
去年業績實現雙增,亮眼答卷背后亦面臨挑戰
此番向港股資本市場發起沖擊的背后,立訊精密近來的業績表現頗為亮眼。
財報顯示,去年,公司營收達2687.95億元,相較于上年的2319.05億元,實現了15.91%的穩健增長。
在盈利指標方面,立訊精密同樣表現出色。去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33.66億元,較上年的109.53億元增長22.03%,盈利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
從產品結構深入剖析,消費性電子產品無疑是立訊精密營收的中流砥柱。去年,該板塊為公司貢獻了2240.94億元的收入,營收占比高達83.37%,彰顯出其在公司業務中的重要地位。
同期,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其他連接器及其他業務分別為公司貢獻3.35%、5.12%、6.83%、1.33%的收入,各業務板塊協同發展,共同構成了立訊精密多元化的業務格局。
從地區分布來看,立訊精密的業績對海外市場較為依賴。去年,公司的內銷收入為333.28億元,外銷收入為2354.67億元,后者的收入占比高達87.6%。
盡管營收、凈利潤指標雙雙實現增長,但這并不意味著立訊精密已“高枕無憂”。去年,公司的毛利率出現下滑,從2023年的11.58%降至10.41%。其中,營收占比超八成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毛利率為9.10%,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
對此,立訊精密會計機構負責人陳會永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去年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個別智能可穿戴產品在2024年出貨,但因產能利用不足導致虧損、全球布局導致國內產能短期過剩以及海外擴產前期空投,目前已基本回到正常水準。
與此同時,立訊精密的負債率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2024年,立訊精密資產負債率從56.61%上升至62.16%,同比增加5.55個百分點。這一方面是因為營收的增加,導致應收賬款、存貨及應付賬款同步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公司適當增加借款以更好的支持新產品和新業務的內增或外延擴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立訊精密董事會審議通過了一項重要議案,同意公司及立訊通訊(上海)有限公司收購聞泰科技關于消費電子系統集成業務的相關子公司股權、業務資產包。
雷達財經了解到,截至7月3日,根據交易雙方簽署的各項協議約定,前述交易相關標的股權及資產的交割前置條件已全部滿足,各項權屬交割手續正有序推進。
對于收購聞泰的ODM業務,在5月22日的年度股東會互動交流活動上,立訊精密也明確制定了發展目標,即力爭在今年交割后實現損益平衡;兩年內,推動業務達到行業內優秀水平;三年內,使其達到公司平均水準。同時,公司將拓展新業務,把握終端AI領域的ODM業務發展機遇,突破傳統存量業務的局限,堅定不移地推進目標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立訊精密分紅的變化也引發市場關注。2012年至2023年期間,立訊精密的現金分紅總額從0.36億元一路攀升至21.53億元。其中,2023年較上一年更是翻了一倍還多,漲幅達132%。
不過,去年公司的分紅規模有所回落,降至14.49億元。面對投資者“為什么分紅這么低?不能大方一點嗎?”的抱怨,立訊精密回應稱,主要是考慮到未來并購及擴張的資金安排。
而王來春也坦言,“作為公司最大股東,我當然希望提高分紅比例,但作為一家中國的制造業企業,需要用長遠的眼光全局考量,即首先需確保更多產品品類能夠躋身全球頂尖的供應鏈體系”。
截至7月4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報35.29元/股,最新市值為2559億元。由“最強打工妹”王來春率隊的立訊精密,未來能否成功叩開港股資本市場的大門,開啟新的發展篇章?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