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今年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7月8日消息,國家衛健委等七部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統籌考慮經濟發展、人口結構和托育實際需求等因素,科學規劃,精準供給,加快構建以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為樞紐,以托育機構、社區嵌入式托育、幼兒園托班、用人單位辦托、家庭托育點等為網絡的“1+N”托育服務體系,提供方便可及、價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務。2025年,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5個,新增普惠性托位66萬個。2030年,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支持保障政策基本健全,公建托位數量明顯增加,托育服務能力和質量顯著提升,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基本滿足群眾普惠托育服務需求。
發改委新增下達100億元以工代賑中央預算內投資
據國家發改委7月8日消息,國家發改委日前新增下達1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開展以工代賑加力擴圍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增收行動,支持26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施1975個項目,預計發放勞務報酬45.9億元,助力31萬名重點群體穩就業促增收。截至6月底,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共下達2025年度以工代賑中央投資295億元,支持地方實施以工代賑項目近6000個,預計吸納帶動70余萬名困難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將發放勞務報酬超過110億元,有效拓寬群眾就業增收渠道。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立足當前就業形勢,積極主動作為,督促指導地方推動已下達投資的以工代賑項目全部開工建設,抓實抓牢重點群體務工組織和勞務報酬發放等關鍵環節,同步做好項目常態化滾動式儲備,推動以工代賑切實發揮穩就業、促增收的逆周期調節作用。
四部門:加強運輸途中意外傷亡貨車司機幫扶救助
據交通運輸部7月8日消息,近日,交通運輸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及中華全國總工會等四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運輸途中意外傷亡貨車司機幫扶救助的通知》。《通知》提出,開展“貨車司機護航”專項行動,整合社會資源,組織社會力量,為運輸途中意外傷亡和突發重大疾病貨車司機提供健康醫療、關懷慰問、車貨護送、善后處置等幫扶救助服務。各地工會組織、交通運輸部門要會同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積極開展貨車司機職工互助保險,為意外傷害、重大疾病貨車司機提供互助互濟保障。17個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省份要指導滴滴貨運、快狗打車、滿幫省省、貨拉拉等平臺企業認真落實關于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通知及有關保障辦法要求,推進同城貨運行業職業傷害保障應保盡保。研究探索干線貨運司機工傷保障政策。
《“以竹代塑”主要產品名錄(2025年版)》發布
據國家林草局網站7月8日消息,國家林草局聯合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以竹代塑”主要產品名錄(2025年版)》。《名錄》對2023年版進行了修訂。在原版“日用品類、工業生產類、建筑建材類”三大類應用場景基礎上增設“農林業生產類”,將產品小類從17項增至25項,新增竹質運動器材、竹質服裝類、竹質工業托盤、竹安全防護器材、竹質可降解農用地膜、竹質可降解育苗容器、竹質蔬果托、竹質吊秧繩等8個小類產品。《名錄》對產品分類和命名進行了系統優化,拓展了竹制品在農林業生產領域替代塑料的應用范圍,覆蓋領域更為廣泛,分類體系更加科學嚴謹。
水利部:四川浙江云南7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據央視新聞引自水利部消息,7月8日,水利部滾動會商研判臺風“丹娜絲”行進路徑、影響范圍及全國雨水情形勢。受降雨影響,7月7日8時至8日8時,四川渠江支流涵水河、涌興河,浙江沿海南官河、聯樹橋河、東月河、金清港,云南瀾滄江支流漕澗河等7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最大超警幅度2.11米,其中四川涵水河、涌興河2條河流超過保證水位0.11-0.18米。水利部向山西、內蒙古、四川等12省份發出“一省一單”靶向預警,提醒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水庫和淤地壩安全度汛等工作。同時,維持針對浙江、福建、重慶、四川、甘肅、青海等6省市的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公安部:近期接連發生疲勞駕駛肇事致多人傷亡事故
據公安部交管局7月8日消息,近期,湖北、重慶、陜西等地接連發生因駕駛人疲勞駕駛導致的多人傷亡事故。其中,2025年7月1日,山西大同新榮區208國道發生一起半掛牽引車追尾等待紅燈的工程救援搶險車輛的事故,造成13人受傷。經查,半掛牽引車駕駛人在午間時段身體疲勞犯困、意識模糊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公安部交管局提示:身體疲勞狀態下,極易出現視線模糊、精神恍惚、反應遲鈍、瞬間記憶消失等情況,嚴重時還會短暫睡眠,失去對車輛的控制能力。駕車出行前,應保持充足睡眠,盡量減少在午間、深夜和凌晨等容易犯困的時段出行。駕車途中,連續駕駛4小時以上應到安全地點停車休息至少20分鐘,駕車時如果感到困倦,應及時開窗通風、停車休息。夏季出行前可以提前準備提神醒腦、防暑降溫用品,防范疲勞駕駛。
教育部“宏志助航計劃”專場扎品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8日消息,當前正值高校畢業生就業關鍵期,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加快實施年度“宏志助航計劃”,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持續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持續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對有就業意愿但尚未落實畢業去向的畢業生,要建立實名幫扶臺賬,并會同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畢業生離校前再精準推薦3至5個針對性強的崗位。支持高校組織有意愿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參加職業能力技能培訓,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副司長吳愛華介紹,在財政部支持下,教育部實施了“宏志助航計劃”,目前已經完成了2025屆畢業生培訓10萬人。在培訓的同時,教育部舉辦了“宏志助航”專場招聘活動一千多場,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上半年檢察機關受理“減假暫”監督案件共13萬余人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7月8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依法規范履行刑罰執行監督職責,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受理“減假暫”監督案件13萬余人,針對“減假暫”提出書面糾正違法和檢察建議2000余件。最高檢先后組織20個省份檢察機關在安徽、貴州、山西座談調研,深入分析“減假暫”監督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減假暫”監督規范化水平。同時,全面開展監外執行檢察,全國檢察機關監督有關機關收監執行1400余人。
三部門開展零碳園區建設,鼓勵各地區給予資金支持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7月8日消息,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稱,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園區,逐步完善相關規劃設計、技術裝備、商業模式和管理規范,有計劃、分步驟推進各類園區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園區和企業減碳增效,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堅實有力支撐。國家發改委將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零碳園區建設,鼓勵各地區對零碳園區建設給予資金支持,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等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鼓勵政策性銀行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中長期信貸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用于零碳園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