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星鈞
2025年,智能家居行業迎來分水嶺。
從行業的角度審視,目前智能家居早已告別“新手期”,但想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還得邁過幾道坎兒:“多APP操控”“聯動失效”“服務斷檔”……這些實實在在的難題,影響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同步影響著智能家居的真正落地。
好在這條賽道上的“玩家們”,正鉚足了勁兒破解這些瓶頸。其中,海爾智家旗下智慧家庭場景品牌三翼鳥更是先聲奪人,相關落地成果加速推進:4月,重慶城市體驗中心與成都三翼鳥&博洛尼聯合體驗中心雙城同開;6月,濰坊首個“三翼鳥智慧家庭示范社區”一期交付,近300戶家庭同步接入智慧場景。
7月8日,廣州建博會啟幕,三翼鳥以650㎡展區重磅亮相,并聯合少海匯智慧家居品牌海爾全屋家居、博洛尼、海驪門窗、沃棣家居等共同展示,讓每一個用戶清晰地看到自己未來“AI智能家”的模樣。

行業困局: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預計出貨2.81億臺。如此大的規模正說明,市場端在全面擁抱智能家居。
然而,當部分用戶將斥資不菲、滿懷憧憬將“智能”搬回家時,聽到的卻不僅僅是贊嘆,還有滿腹的“槽點”:
“萬物互聯”在品牌壁壘面前碎了一地,設備間的割裂,硬生生把便捷的初衷變成了繁瑣的負擔;風格混亂讓家居美感“全面崩塌”,嵌入式冰箱兩側留縫能塞進手指,跟宣傳的效果簡直天差地別;服務脫節更是嚴重,售后響應慢半拍,軟件故障遇客服“踢皮球”,一句“重啟試試”打發用戶……
這些痛點直接導致市場陷入怪圈——企業熱捧,用戶觀望。家電與家居行業長期“各自為戰”,標準不統一、交付不協同,讓智慧家庭難以實現真正落地。
行業亟須一場從“單品智能”到“場景智慧”的真正變革。
“AI智慧家”破解行業落地頑疾
在此次建博會三翼鳥展區,參觀者親身體驗了何為“主動智能”:在智慧客廳,電視界面下只需說“我要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立即播放;在廚房,一句“小優小優,炒好菜了”,碗盤拉籃自動彈出;打開灶具,調料柜同步下降,煙機無聲啟動。

這一切源于三翼鳥智家大腦與Uhome大模型的深度融合,讓設備具備感知、理解和決策能力。區別于傳統“命令式”交互,AI智慧家能主動感知需求,為用戶帶來“有智慧的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現場三翼鳥還發布了行業首套專為“懶人”設計的浴室柜以及能夠精準控溫控濕收納柜的“冰箱伴侶”,進一步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填補食材與物品存儲場景空白。
體驗過以上,那用戶如何打造一個專屬智慧家?
三翼鳥在現場給出了“可定制的家”解決方案:針對不同用戶需求,提供從全屋定制到局部煥新的靈活方案;廚房提供3天局改輕裝和14天靚裝兩種選擇;萌寵、健身、家政等個性化定制陽臺場景改造方案,只需三步點選,AI秒出方案。

以廚房為例。油煙機隱入櫥柜,洗碗機與碗柜渾然一體,餐邊柜與櫥柜無縫銜接,全類家電“全隱藏嵌入”達成“面面相平、線線相通”的極致視覺統一——這些畫面治愈了無數“強迫癥”用戶。

另外,讓用戶能夠放心定制的支撐是三翼鳥的交付能力:實現全流程可視,從設計、施工到驗收,用戶可通過平臺實時追蹤節點;設備支持遠程升級,確保智慧場景“永不落伍”,持續滿足用戶需求。
用戶認可的背后的驚人轉化能力
此次的建博會揭示了一個行業趨勢:誰能用方案終結用戶的實際之痛,誰就能贏得智能家居的下半場。在碎片化的全流程中,只有家電、家居、家裝行業實現深度融合,讓用戶體驗化繁為簡,智慧家庭才能更加被用戶青睞。
2024年零售額突破100億,平臺月活用戶已超1100萬,這一現象級增長背后,是智慧家庭從概念走向現實的里程碑,也是用戶對三翼鳥的頂級認可。
認可背后是驚人的轉化能力:成都店開業一個月實現50%轉化率,與之同步開業的重慶店也在開業首日拿下1個百萬訂單、4個30萬以上訂單。
這場智能家居市場的變革遠未結束。隨著用戶推開智慧家門,燈光漸亮、空調已調至舒適溫度,中國家庭的居住革命,正走向加速落地的新紀元。
而此時的三翼鳥,已將智慧家帶向千家萬戶。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