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楊
2025年7月4日,曾被譽為“民營超市第一股”的人人樂正式從深交所摘牌,結束了其15年的資本市場生涯。

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其股價定格在0.36元/股,總市值也從巔峰期的約136億元萎縮至約1.58億元,這家老牌零售企業28年的興衰軌跡在財務數據中清晰可見。
于此同時,黑龍江地區的比優特超市迎來一波開店潮,該公司在37天內集中開出14家新店,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家新店亮相。
人人樂退市:15載資本路終落幕
人人樂的退市早有預兆。2024年4月22日,因2023年度凈資產為負值(-3.87億元),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5年4月30日年報顯示,其2024年凈資產進一步下滑至-4.04億元,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最終觸發退市條款。
更令市場嘩然的是,2025年1月,公司還預告2024年將盈利4.1億至4.6億元,最終年報卻顯示虧損1729.65萬元,業績“變臉”暴露出經營困境。
人人樂曾是中國零售業的標桿,2010年上市后全國門店達150家,年營收超百億。受電商沖擊、管理混亂等因素影響,公司陷入“虧損-賣資產-短暫扭虧-再虧損”的循環,如今其直營門店僅剩32家。數據顯示2024年,門店關閉45家、轉讓15家,僅新開1家。過去十年間,人人樂多次通過出售資產試圖力挽狂瀾,2016年出售長沙物業項目,2019年通過轉讓子公司股權獲利1.92億元,但此類操作未能挽救核心業務的持續萎縮。2019年西安曲江國資入主后,6年內三換董事長,戰略反復調整卻未能扭轉頹勢。
比優特崛起:區域零售探路新模式
與人人樂的落幕形成鮮明對比,黑龍江本土零售企業比優特正加速擴張。自2025年6月18日起,黑龍江地區的比優特迎來一波開店潮,37天內集中開出14家新店。6月18哈爾濱學府凱德店開業;7月2日大慶三家門店同開;7月7日進駐哈爾濱松北區的首家門店融創茂店開業;7月10日齊齊哈爾首店落戶萬達廣場。
這些門店中,大部分為接手永輝超市關閉的門店,此輪擴張后,比優特在東北三省門店布局將迎來新局面:黑龍江50家、遼寧38家、吉林7家,總數達95家。比優特戰略運營部部長劉文亮表示:“這波集中開店結束后,比優特超市‘已開+落定’門店數量總和已經達到了100家,在排除閉店和異常因素下,百店目標即可實現。”

比優特的崛起并非偶然,得益于兩大核心策略。面對同樣的市場環境,它建立強大供應鏈體系,探索出了一條與傳統大賣場不同的道路。其核心在于通過生鮮直采,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采購成本并保證產品質量。
經營模式上,比優特放棄傳統聯營制,采用自營模式,對商品擁有絕對控制權。從選品、定價到陳列,都能根據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變化快速調整。
人人樂的退市標志著粗放擴張時代的終結,而比優特的崛起則證明區域零售企業可通過精細化運營和供應鏈創新突圍。從人人樂到比優特,一個依靠資本擴張的老牌巨頭黯然離場,一個深耕供應鏈、注重消費體驗的區域企業加速崛起,這場迭代顯現出零售業的未來屬于“快而準”“專而精”的模式,沒有永恒的巨頭,只有不斷適應的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