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國醞釀對俄羅斯新一輪制裁之際, 兩國元首之間的裂痕在不斷擴大。俄烏沖突也迎來了新的節點。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9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俄方無法證實CNN發布的有關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威脅“轟炸莫斯科”言論相關報道的真實性。
該言論內容出現于2024年美國總統競選白熱化期間。當時特朗普在一場私人捐款人聚會上透露,他曾威脅過普京:如果俄方試圖以武力解決烏克蘭問題,美國將以“轟炸莫斯科”作為報復,但普京說自己不買賬。特朗普還公開表示能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
有關“轟炸莫斯科”的資料此前未被公開過,但被幾名美國記者獲取后,在他們合寫的新書《2024年:特朗普如何重返白宮,民主黨如何失去美國》中被曝光。

特朗普自己還透露,他在第一個總統任期(2017-2020)內曾向普京發出過類似威脅。
2022年2月24日,因北約東擴威脅及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領土爭議,普京宣布對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
持續至今的俄烏沖突是二戰結束以來歐洲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沖突發生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加嚴厲制裁;烏克蘭經濟則遭到嚴重破壞,國家預算近四分之一依賴西方援助。
特朗普在2024年競選總統期間多次放話當選后“24小時內解決俄烏沖突”。
進入2025年,特朗普就職總統后迅速推動,美俄關系突然解凍。他還試圖推進俄羅斯重返國際市場。這也使得此前告一段落的特朗普“通俄門”熱議重燃。
但與貿易伙伴的關稅談判一樣,特朗普近期不得不承認,俄烏沖突的現實同樣充滿復雜性,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簡單。
特朗普和普京的最后一次通電話是在今年7月3日。當天晚些時候,特朗普告訴記者,這通電話讓他很失望,他對普京“很不滿意”,對方承諾過很多,態度一直非常好,但結果毫無意義。
特朗普在7月8日的白宮內閣會議上進一步表示,已批準向烏克蘭運送更多防御性武器,并考慮進一步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在上個月于荷蘭舉行的北約峰會期間,特朗普暗示美國正在研究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意圖明細在于持續“消耗”俄羅斯。
7月9日,在美國國防部下令暫停向烏克蘭運送部分物資一周后,特朗普政府已恢復向烏克蘭運送部分武器。匿名的美國官員表示,供烏武器包括155毫米口徑火炮彈藥和精確制導火箭彈。這對在沖突前線處于不利現狀的烏克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8日晚至9日凌晨,俄軍向烏境內發射了728架無人機、6枚“匕首”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和7枚巡航導彈,至少造成3死7傷,其中5人傷勢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