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周一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資企業進出口6.32萬億元,同比增長2.4%,已連續5個季度保持增長。
王令浚指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形勢,在華外資企業仍堅持深耕中國、信心不減。
他進一步表示,“深耕中國”體現在外資企業把技術優勢與中國的產業配套優勢相結合,主要行業出口保持向上勢頭。在我國外資企業出口涉及的主要制造業大類中,專用設備、電氣機械、電子設備等制造業出口都實現了較快增長。
“信心不減”體現在全球跨境投資波動下行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外資企業把中國作為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
王令浚表示,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資企業達到了7.5萬家,創2021年以來同期新高。外資企業加快產能投資,上半年進口高端裝備增長3.2%;同時,外資企業還立足長遠發展,加快創新研發,上半年進口保稅研發貨物增長了52.1%,占全國的7成以上。
外商投資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發揮著重要作用。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今年以來,政策層面在加大推動外資企業投資方面持續釋放積極信號。
2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轉發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的通知。《方案》從四個方面提出20項具體任務,其中特別提到,加大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政策措施,促進外資企業在華所獲利潤更多用于再投資。
國家外匯管理局6月18日發布消息稱,其起草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有關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通知》包括三方面9項具體政策,其中提及取消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登記。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等三部門6月30日發布《關于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稅收抵免政策的公告》。公告提到,境外投資者以中國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間用于境內直接投資符合條件的,可按照投資額的10%抵免境外投資者當年的應納稅額,當年不足抵免的準予向以后結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同外國政府訂立的稅收協定中關于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適用稅率低于10%的,按照協定稅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