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光伏企業仍在虧損,但多家企業業績在二季度環比有所改善。
7月14日,多家光伏企業發布2025年半年業績預告。界面新聞統計了11家主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它們上半年均陷入虧損,但有四家企業在二季度出現明顯轉好跡象。

通威股份(600438.SH)成了上半年光伏行業“虧損王”,其預計凈虧損49億-52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虧損31.29億元。環比來看,二季度該公司虧損額與一季度相差不大,幾近持平,虧損值在23.07億-26.07億元間。
通威股份是全球最大硅料和電池生產商。其在公告中表示,國內外光伏新增裝機規模持續增長,但行業供需失衡狀況仍未顯著改善,各環節產品價格持續低迷,受此影響,公司報告期內經營錄得虧損。
該公司認為,其核心業務仍維持穩健經營,其中光伏業務持續保持多個環節核心競爭優勢,飼料業務穩定為公司貢獻業績。
通威股份還在公告中指出,雖然行業當前面臨階段性顯著的供需失衡矛盾,但產業各相關方已高度重視,著眼行業長遠發展,全力探索解決方案。
硅片TCL中環(002129.SZ)在上半年虧損40億-45億元。其中二季度虧損20.94億-25.94億元,相較于一季度虧損額仍在擴大。
除行業下行因素外,該公司還在公告中表示,5-6月,產業鏈需求逐步降溫后,價格持續下跌對其業績造成影響。
作為組件龍頭的隆基綠能(601012.SH)和晶澳科技(002459.SZ),二季度虧損額均環比收窄。協鑫集成(002506.SZ)和愛旭股份(600732.SH)當期業績也實現環比好轉。
其中,隆基綠能上半年同比減虧24.43億-28.43億元。
“隆基提前三年的技術路線調整正在顯現出戰略前瞻性。”隆基綠能對界面新聞表示,受光伏行業主要產品市場銷售價格跌破成本線影響,公司經營仍為虧損,但通過加強內部運營管理,銷售和管理費用下降明顯、減值大幅下降。
該公司稱,其HPBC2.0組件產品自逐步投放市場,迅速獲市場認可,簽單量及出貨量增長。HPBC2.0組件為BC產品,屬于新一代光伏技術
BC技術對業績的加持也體現在了愛旭股份身上,該公司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單季度扭虧為盈的光伏主材企業。
二季度,愛旭股份實現0.2億-1.3億元的凈利潤。愛旭股份對界面新聞回應稱,單季實現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其ABC組件保持滿產滿銷,且其通過深耕歐澳日等高價值市場、高價值場景,海外銷售占比顯著提升,整體毛利率持續向好。根據地區和產品不同,其ABC組件相比于其他N型競品溢價10%-50%。
其他企業中,雙良節能(600481.SH)、弘元綠能(603185.SH)是兩家虧損較多的硅片企業,尤其是前者,二季度虧損額環比翻倍。
相較之下,硅片企業京運通(601908.SH)虧損較少,半年凈虧損1.65億-2.25億元。該公司稱,正積極實施各項降本增效措施,及時調控產能利用率,加快庫存周轉,公司新材料業務經營情況同比好轉,帶動整體經營情況同比大幅改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京運通連續漲停,已經三連板。截至7月14日收盤,該公司報4.64元/股,總市值約112億元。在發布業績的同時,京運通亦提醒投資者注意交易風險。
雖然虧損是光伏主產業鏈主旋律,但也有企業能盈利。
今年上半年,橫店東磁(002056.SZ)憑借“磁材+新能源”雙主業,實現凈利潤為9.6億-10.5億元,同比增長49.6%-63.6%。橫店東磁在光伏領域主要涉及電池、組件環節。
關于光伏業務,橫店東磁稱,正穩步推進國際化,海外產能實現滿產釋放,出貨量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