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周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走勢出現了積極變化,同比在連續四個月為負的情況下,首次轉漲。核心CPI也創下14個月新高。這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盛來運強調,近期價格的低位運行具有結構性和階段性的特點。上半年,CPI下降,但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的價格,核心CPI是同比上漲0.4%。因此具有結構性特點。同時,當前價格低位運行也于我國發展階段和經濟轉型的特點有關,也與現階段內外環境的變化有關,因此具有階段性。
盛來運判斷,下半年,價格會低位溫和回升。支撐因素包括:一是經濟穩定向好,為價格奠定了基礎;二是擴內需政策還將持續顯效;三是依法依規治理低價無序競爭,有利于市場秩序,改善市場環境;四是假日經濟效應也會發揮帶動作用;五是從技術上看,翹尾因素對CPI和PPI的下拉影響會減弱。
擴大內需方面,接受界面新聞采訪對分析師普遍認為,三季度政府債券的發行節奏將繼續加快,為“兩重”“兩新”更多資金支持,從而盡快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反內卷”方面,國金證券分析師孫永樂在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反內卷”主要針對低價無序競爭,以鋼鐵、水泥、光伏、新能源車等行業為代表,部分行業供需存在非市場化因素扭曲資源配置的問題,行業“逐底競爭”加劇了PPI下行。
他表示,隨著政策加大對內卷式降價的治理力度,國內光伏玻璃、水泥、鋼鐵等行業開始推動產能減產,對相關商品價格或能夠形成一定支撐。
孫永樂預計,三、四季度CPI同比增速為-0.1%、0%,PPI同比為-2.5%、-2.1%,對應三、四季度GDP平減指數為-0.9%、-0.6%,相比二季度GDP平減指數-1%逐季回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劉方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指出,隨著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穩步推進,供求關系將持續改善,經濟循環也將更加順暢,物價保持穩步合理回升有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