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水利部:今起我國正式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
據央視新聞引自水利部消息,7月16日起,我國全面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今年我國入汛時間早,水旱災害極端性特點凸顯。入汛以來,全國共發生19次強降雨過程,較常年同期偏多2次;臺風登陸早影響范圍廣,中小河流洪水頻發重發。與此同時,全國主要江河徑流量較常年同期總體偏少兩成,呈南少北多特點。當前,旱區主要分布在甘肅、內蒙古、湖北等省(區)。水利部預測“七下八上”期間,我國區域性階段性旱澇明顯,南、北洪澇偏重且北部重于南部,中部和西北部干旱偏重,有2-3個臺風登陸我國,可能有較強臺風北上影響北方地區。局地極端暴雨洪水頻發重發,黃河中游、海河流域大清河永定河北三河、松遼流域遼河渾太河和松花江吉林段等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長江中下游、江淮、新疆中北部等地可能出現階段性干旱。
應急管理部啟動硝酸銨和硝化棉企業專家指導服務
據應急管理部7月16日消息,為持續強化硝酸銨、硝化棉等高危細分領域企業重大安全風險管控,進一步提升企業安全風險管控水平和隱患排查治理質效,應急管理部近日啟動2025年硝酸銨和硝化棉企業專家指導服務。本次指導服務,以新建硝酸銨建設項目和使用硝酸銨的化工企業等為重點,聚焦外部安全防護距離評估、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接入應用,結合有關典型事故教訓,推動落實《硝酸銨安全技術規范》等標準規范要求,建立健全安全風險防控長效機制,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目前,專家指導服務組已分別赴山西、內蒙古、河南、四川、陜西等地開展工作。
教育部:要引導家長理性看待各類研游學培訓機構
據教育部網站7月16日消息,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中小學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相關工作。通知強調,各地要堅決遏制節假日上課補課、提前開學、延遲放假等屢禁不止、造成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各地要會同街道(社區)和共青團、婦聯、工會等部門,在暑期面向中小學生精心組織各類托管服務,有效解決學生暑期“看護難”問題。要引導家長理性看待、慎重選擇各類夏令營、研學、游學和校外培訓機構,防止侵害學生合法權益、危害身心健康事件發生。要堅持勞逸結合、綜合發展、健康成長原則,科學規范作業布置,有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確保廣大師生度過一個平安、健康、快樂的假期。
最高法:人民法院案例庫收錄案例數量突破5000件
據央視新聞7月16日引自最高人民法院消息,2024年2月27日,人民法院案例庫正式上線并面向社會開放,首批收錄3711件入庫案例。截至2025年7月15日,入庫案例數量達到5040件,實現了對常見罪名、多發案由的“全覆蓋”。其中,刑事案例共1912件,占比37.94%;民事案例共2159件,占比 42.84%;行政案例共563件,占比 11.17%;執行案例共356件,占比7.06%;國家賠償案例共50件,占比0.99%。人民法院案例庫平臺的瀏覽量已突破3000萬,訪問人數超過600萬,注冊用戶100萬,已有120多個國家的用戶訪問人民法院案例庫。
上半年免簽入境外國人1364萬人次,同比上升53.9%
7月16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5年上半年移民管理主要數據。上半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3.33億人次,同比上升15.8%;其中內地居民1.59億人次、港澳臺居民1.36億人次,同比分別上升15.9%、12.2%;外國人3805.3萬人次、同比上升30.2%。上半年,我國出臺實施東盟國家旅游團入境云南西雙版納免簽政策,新增印度尼西亞為中國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國家。上半年,免簽入境外國人1364萬人次,占比71.2%,同比上升53.9%。
二季度我國GDP3417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
國家統計局7月16日發布,根據有關基礎資料和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方法,經初步核算,今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絕對額為3417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9459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27147億元,同比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95172億元,同比增長5.7%。
公安部發文:依法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領域多發性犯罪
據公安部網站7月16日消息,公安部日前印發實施《關于依法打擊知識產權犯罪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明確:要向保護科技創新精準發力,深入開展防范打擊商業秘密犯罪“安芯”專項工作,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助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向推動產業發展精準發力,依法嚴厲打擊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消費品領域侵權假冒犯罪,助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向促進文化繁榮精準發力,依法嚴厲打擊各類侵權盜版犯罪,促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要向守護民生安全精準發力,依法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領域多發性犯罪,消防器材、建筑材料、電氣設備等領域危害生產生活安全的假冒偽劣犯罪,涉種子、化肥等套牌侵權犯罪,以及制售假煙犯罪,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農業農村部:仍有近80%持證殘疾人生活在農村地區
在國新辦7月16日上午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我國仍有近80%持證殘疾人生活在農村地區。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加強農村殘疾人就業幫扶,對符合條件的農村殘疾人落實好就業幫扶車間、鄉村公益性崗位等就業幫扶措施。對有外出務工意愿的殘疾人,在技能培訓、穩崗補貼、交通補助等方面優先支持,增加轉移收入。引導農村殘疾人通過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權、經營權參與農業生產經營、鄉村產業發展項目,依法保障其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等合法權益。引導鄉村工匠吸收帶動有意愿的殘疾人學習技能技藝,對有傳統技能技藝的殘疾人,推薦認定為鄉村工匠培育對象,幫助提升就業技能、拓展就業范圍。
稅務總局:剛需、健康、悅己成銀發消費核心驅動力
據央視新聞7月16日消息,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銀發經濟發展態勢良好,養老服務和銀發產品供給進一步豐富,銀發群體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從需求看,銀發群體消費潛力巨大、喜好多樣。剛需、健康、悅己成為銀發消費的三大核心驅動力。養老服務剛需多元增長,上半年,社區養老照護服務、機構養老照護服務、居家養老照護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0.4%、22.6%、18%。從趨勢看,數字化賦能銀發經濟發展新方向。5G、AI、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銀發產業中深度融合應用,產業數字化蓄勢待發。上半年,全國銀發經濟企業購進信息技術服務金額同比增長16.9%;智慧養老技術服務、老年智能與可穿戴裝備制造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3.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