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全球知名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 (QS)日前正式發布2026年全球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成都首次上榜,這是成都國際影響力提升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成都,這座“奮進中的創新之城”正以創新生態和產業活力構建人才發展生態,吸引全球人才。
據悉,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是Quacquarelli Symonds (QS) 發布的全球最適合留學的城市排名,評估城市在學術資源、生活質量、就業機會、留學成本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以其權威性和影響力,成為留學風向標,也是全球企業及人才的重要參考。

鏈接全球資源:從"西部高地"到"世界坐標"
數據顯示,當前成都人才總量已攀升至669萬,居全國第四位。近三年來,成都已吸引156萬多名青年人才匯聚,更是6年蟬聯中國最佳引才城市。
作為成都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和產業發展的主陣地,成都高新區在2024年成都赴歐引才基礎上,與QS等國際機構深度接洽,成功推動“全球高等教育產業人才大會暨QS中國峰會”首落中國西部。今年4月,這場匯聚30國200余名代表的盛會在成都舉行。
“成都的產業生態與城市魅力令人驚嘆。”QS副總裁Edward Harcourt對成都的人才環境與開放特質贊不絕口,“成都擁有充滿活力的國際化創新生態,不僅為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更營造了卓越的成長環境,讓學術成果高效轉化為市場價值”。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充分鏈接國際人才資源要素。2025年7月,成功推動西班牙康普頓斯大學在蓉設立中國西部首個辦事機構“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成都辦公室”,推進產學研合作及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引進首家世界500強人力資源巨頭外企德科,布局“全球智慧用工平臺”等核心業務,預計8年服務超100萬人次。
康普頓斯大學駐華代表表示:“成都的人才發展環境與科研潛力,是我們布局的關鍵考量。”

產才融合強支撐:每平方公里孕育創新奇跡
當前,成都已成為GDP超2萬億的機遇之城。這座城市用獨特的發展密碼:人才發展價值生態=城市性價比×人才效能×政策效應×情感歸屬。在這里,發展銳度與生活柔度完美融合,優質的產業環境給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為成都核心發展區域,成都高新區充分發揮“窗口效應”,通過深化產才融合戰略,實現人才發展與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截至目前,人才總量突破85萬大關,其中國家級人才占全省比例超50%,省級人才占全省比超30%,海外高層次人才達8000余人。數據顯示,在這片僅占全省萬分之4.9面積的土地上,貢獻了5.4%的地區生產總值、52.3%的外貿進出口額,以及1/4的上市企業、1/4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成都高新區正以雄厚的人才基礎為引擎,立足人才優勢,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尤其在對外開放領域,成都高新區積極打造高質量發展對外合作平臺。中國-歐洲中心引進匈牙利佩斯州駐四川代表處等6個新項目。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聚焦文化創意產業,已引進54家日資企業,成功助推15家企業27款游戲產品進軍日本市場;新川創新科技園重點布局人工智能領域,建成西部首個機器人主題公園,落地20余個國際級重點項目;中韓創新創業園深化產業鏈協同創新,與韓國湖南大學建立戰略合作,推動中韓科技資源高效對接。
生態留才新范式:讓全球英才"近悅遠來"
圍繞優化人才服務體系架構,成都高新區推出了包括服務人才賦能體系、中樞體系、末梢體系等在內的“五大體系”,以及溝通隨心、居住舒心、創業專心等“七心行動”。與此同時,圍繞人才教育、醫療、住房等人才關心的“關鍵小事”,打造金熊貓人才通“線上線下”服務平臺,構筑起7×24小時全要素人才服務生態圈。
此外,成都高新區加快鏈接全球創新資源要素,為國際人才提供一站式在蓉服務。在中歐中心設立成都“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平臺和自貿政務大廳。在中韓園成立知識產權涉外服務工作站,為企業出海提供全方位知識產權保障,成都·韓國國際客廳已逐步成為韓企及人才赴蓉發展“第一站”。在新川園設立全省國別園區首個“海外創新合作中心”,強化包括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生活服務為一體的國際服務賦能。

在成都高新區,工作與生活完美融合,這種獨特的城市氣質,也成為吸引全球人才的核心密碼——讓每個人都能在這里找到事業與生活的完美交點。在這里,產業蓬勃發展的“高新速度”,與推窗見綠的公園城市相得益彰;科技巨頭林立的天府大道,與彌漫咖啡香氣的街角小店和諧共生。
普利茲克獎得主劉家琨的成長軌跡,正是這片土地創造力的最佳印證。上世紀90年代,他在這里開創“玉林主義”設計風格,最終問鼎建筑界最高榮譽。“成都的包容與獨特氣質,是創意的沃土。”劉家琨的評價,道出了眾多高新人才的共同感受。
當世界級產業集群與生活美學在此共生共長,每個奮斗者都能在這里,既觸摸到產業前沿的澎湃脈動,又尋獲詩意棲居的生命節奏。正是這種讓創新靈感與市井煙火相得益彰的城市哲學,使成都、成都高新區成為全球人才實現價值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