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楊曉飛
在煤炭大省山西,一場深刻的產業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近年來,山西省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從煤炭、鋼鐵、電力到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山西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
智能礦山:從“人控”到“智控”
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的煤炭產業率先邁入智能化時代。在晉能控股集團塔山煤礦,井下采煤機、皮帶運輸、瓦斯監測等關鍵環節已實現遠程控制和自動化運行。通過5G網絡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礦工在地面調度中心即可實時監控井下作業情況,大幅提升了安全性和生產效率。
過去采煤依賴人工,現在依托智能化系統,單班產量提高30%,事故率下降60%。目前,山西已建成46座智能化煤礦,到2025年,全省大型煤礦將基本實現智能化開采。
數智賦能 制造業邁向高端化
不僅是煤炭行業,山西的裝備制造、鋼鐵、化工等產業也在加速數字化轉型。
在太重集團,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大型起重機、挖掘機等重型機械的生產過程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產品研發周期縮短20%,生產效率提升15%。太原鋼鐵集團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煉鋼工藝,使高端不銹鋼產品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成為全球不銹鋼行業的領軍企業。
此外,山西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大數據、信創、半導體等數字產業發展。華為山西大數據中心、百度云計算中心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為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政策加碼 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為加速數字化轉型,山西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山西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 明確數字經濟發展路徑,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設立專項基金 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最高30%的補貼。未來,山西將持續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全國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標桿,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煤老大”到“數字先鋒”,山西正以智能化、數字化為抓手,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培育新興業態。在數字經濟浪潮下,山西產業新優勢逐步顯現,為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山西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