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云霧下瞰,高海拔、高密度的橫斷山脈條狀山系東南,仿佛有個不大不小的“酒窩”,這里,便是陽光之城攀枝花。5月下旬以來,攀枝花市持續高溫,但比天氣更火熱的是郵儲銀行攀枝花市分行的三農服務熱情。行走在仁和區的芒果種植基地里,“芒果銀行”成了果農們對郵儲銀行客戶經理最親切的稱呼,這源于他們總能及時出現在田間地頭,為農戶化解資金難題。而這份貼心的背后,藏著一輛二手轎車的故事,更書寫著郵儲銀行攀枝花市分行創新服務模式、深耕縣域經濟的生動篇章。
走進仁和區大龍潭鄉新街村,漫山遍野的芒果樹綠意盎然,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空氣中彌漫著豐收的甜香。這里出產的芒果品質上乘,成熟期可延至每年12月,價格優勢明顯,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2022年,郵儲銀行攀枝花市分行在此設立了金融驛站,但客戶經理每日城鄉奔波,月均油費高達5400元,餐費1900元,高昂的服務成本成為難題。仁和農村營業部的客戶經理們集思廣益,想出了一個接地氣的“土辦法”,共同眾籌購買一輛二手轎車,專用于下鄉服務,費用均攤。成本降下來了,服務效率卻提上去了。郵儲銀行攀枝花市分行黨委獲悉客戶經理“眾籌”車輛用于下鄉服務后,四位黨委委員也自發“眾籌”為團隊每位成員購置了保額200萬元的意外險, 全面保障他們在崎嶇山路和偏遠田間奔波時的安全風險,消除后顧之憂。這一貼心舉措迅速贏得團隊共鳴,客戶經理們下鄉服務更添干勁!

這輛“眾籌車”不僅是一輛交通工具,更成了連接銀行與農戶的金融紐帶。抬頭望去,金沙江在深谷中奔流,一輛明黃色的“芒果車”穿行在金沙江畔的崇山峻嶺間,郵儲銀行攀枝花分行的客戶經理張恩大和涂洋,正趕往新街村果農普哥焦急等待的芒果園。車廂內,小小的平安掛飾還在晃動,后座上堆著公文包、資料和簡單干糧——這是芒果車的標準配置。抵達果園時,普哥正頂著烈日修剪枝條,接過涂洋遞上的礦泉水急切說道,“今年行情好,我想多收些周邊芒果外銷,資金等不起啊!”“馬上辦!”張恩大立即拿出移動終端,“普哥,掃碼申請,不用填表?!薄?0萬!利率才三點幾,都到賬了!”普哥盯著手機屏幕驚呼。涂洋笑著解釋道:“這是專為你們設計的‘芒果產業貸’,政府貼息加上我們行的讓利,就是為幫大家解決問題!”
農戶的需求在哪里,郵儲銀行的“三農”服務就延伸到哪里。五月底至六月,正是芒果套袋、施肥、鋤草的關鍵農時。仁和區干壩子村的種植戶張國康,也在這時感受到了郵儲服務的溫度。因修建住房疊加芒果種植投入,他面臨資金周轉困境。仁和農村營業部客戶經理張恩大通過移動展業模式,當天便高效完成了對他的信用戶授信,42萬元信貸資金及時到賬,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從精打細算的油費賬本,到阡陌田疇間的車輪印跡,郵儲人用“眾籌”的不只是一輛車,更是一份“金融服務不下線,農民需求不落空”的承諾。在攀枝花這片炙熱的紅土地上,郵儲銀行攀枝花市分行通過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深化信用體系建設、精準滴灌特色產業,讓金融“活水”沿著無數這樣的“最后一公里”,澆灌出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
據悉,為將服務觸角更深更廣地扎根鄉村,郵儲銀行攀枝花市分行已在仁和區大龍潭鄉新街村、平地鎮平地村、鹽邊縣桐子林鎮金河村、米易縣丙谷鎮芭蕉箐村、灣丘鄉熱水村、鹽邊縣新九鎮建成6個鄉村振興共富驛站,依托“線上+線下”服務渠道,滿足芒果產業鏈上從種植、收購到加工、銷售等各環節客戶的綜合化、多元化金融需求,有力促進共同富裕。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在攀枝花市累計建成信用村214個,授信金額3.5億元,累計為近5000余戶芒果產業客戶提供超3億元的信貸支持。有效緩解了農戶融資難、擔保措施不足的問題。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