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總部辦公樓翻修所引發的爭議,成為了總統特朗普更換美聯儲主席的一個有力理由。
該項目在前總統拜登時期(2019年)動工。最初的預算約19億美元,但受通貨膨脹影響,木材、鋼鐵和水泥等建材成本大幅上漲,加上管道和電路全需更換,預算增至近25億美元。
美東時間7月17日,共和黨籍眾議員安娜·保利娜·盧娜在其社交媒體平臺發文稱,自己已向司法部舉報了鮑威爾,在該項目中涉嫌“作偽證”的犯罪嫌疑。盧娜的言論一度造成股指期貨波動。
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羅素·沃特此前也因美聯儲大樓翻修而嚴厲質詢鮑威爾,甚至將該項目比作法國的凡爾賽宮。
針對沃特的指控,美聯儲則予以反駁,稱這是近一百年前建成的總部大樓首次全面翻修,需要處理遠超預期的污染及滲漏等問題。
7月17日,鮑威爾再次以書面方式逐條回應,強調工程自2017年獲批以來始終接受嚴格監督,建筑存在嚴重結構老化問題,需要很大程度的翻新,涉及電力、供暖、消防等系統。
至于“作偽證”的問題,鮑威爾指出,項目修改過設計以降低成本和避免延誤,不涉及重大變更,因此未重新提交審議。
自第二次入主白宮以來,特朗普就反復要求鮑威爾辭職,原因是美聯儲沒有按照他的要求進行降息,但苦于沒有法律依據撐腰。
近日,特朗普又表示自己“極不可能”解雇鮑威爾,但也補充稱“不排除任何選項”。
據悉特朗普在與共和黨議員的閉門會談中再次向美聯儲開火:鑒于通脹非常低,美聯儲應當降息3個百分點,這樣一年可以省下一萬億美元。
事實上關于降息的時機,美聯儲內部也存在政策分歧,為即將到來的政策會議增添了新的變數。
本周四,美聯儲理事沃勒在紐約一場活動中明確表示,美聯儲7月份利率會議上將政策利率下調25個基點是合理的選擇,在通脹接近目標且上行風險有限的情況下,美聯儲不應等到勞動力市場惡化后才降息。
中金公司的研報稱,如果鮑威爾提前離職,可能利空美元,利好黃金,美債短端牛陡、中長端熊陡直至美聯儲重啟擴表壓制長端利率;受益于流動性周期有望提前重啟,中短期可能利好股市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