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在第三屆鏈博會上,海外工業巨頭紛紛表達要加大與中國市場合作的決心。
7月16日-20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第三屆鏈博會在北京舉行。本屆會議主題為“鏈接世界、共創未來”。
“鏈博會是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集貿易促進、投資合作、創新集聚、學習交流功能于一體,顯示了中國深化國際合作和對外開放的決心。”7月16日,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說,這一盛會讓全球工商企業攜手成鏈、聚沙成塔,找到供應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助力中外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不同環節開展合作。
余鋒認為,中國供應鏈有三大鮮明特征。首先,體系“全”,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具備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制造、銷售和售后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供應鏈規模大、多元全面、充滿活力。這些特點使得中國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韌性“強”。無論是新冠疫情還是其他自然災害,中國供應商總能迅速恢復、快速響應。
第三,服務“優”。中國供應商在質量、成本、交期乃至新品開發上,都以極高的效率配合。對于依賴創新的企業而言,這樣卓越的供應鏈就是生命線。
“通過鏈博會平臺,我希望能向中國市場和全球產業鏈傳遞一個清晰而堅定的信號:中國不僅是霍尼韋爾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們創新和發展的核心引擎。”余鋒進一步表示,期待深化與中國企業的合作關系。
霍尼韋爾是全球工業巨頭,其業務圍繞自動化、未來航空和能源轉型三大發展趨勢,該公司已連續三年參與鏈博會,并已經進入中國市場90年。
本次鏈博會上,霍尼韋爾首次公開展示了海洋船舶演示模型,并首發了智能船舶解決方案(Smart Ship),該方案涵蓋了船岸協同及數據互聯、船隊管控一體化、船舶排放監測及能效優化三大方面。
余鋒對界面新聞等媒體稱,霍尼韋爾的“東方服務東方”戰略已經踐行20余年。“與單純的‘國產化’不同,‘東方服務東方’戰略重視在中國建立本地的研發和運營團隊,以本土團隊的決策為主導,迅速響應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
在余鋒看來,這種方式使得霍尼韋爾能夠靈活地在全球標準與本土需求之間取得平衡,滿足客戶們的多樣化需求。
當下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給全球供應鏈帶來挑戰。
余鋒稱,作為一家跨國公司,霍尼韋爾持續關注外部市場的變化,但更為關注的是內部“可控變量”,即新產品的推出、技術的持續創新、產品質量、交付速度,以及如何更貼心地服務客戶、更用心地照顧員工等。
余鋒表示,必須把國產化做得更深,不僅是整機國產化,更要實現零部件國產化。短期內技術或可靠性尚有差距的部件堅持“一品兩供”,保證供應鏈韌性。
在本次鏈博會上,國際礦業巨頭力拓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許峰也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對中國市場持樂觀態度。中國是力拓最大的市場,2024年力拓在中國的采購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42億美元。
界面新聞在力拓集團展臺處了解到,力拓正聯手中鋁集團、中國寶武、贏聯盟和幾內亞政府,共同開發建設西芒杜項目。該公司還展示了中鐵十八局集團、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徐州工程機械集團等中方伙伴為項目開發建設所提供的關鍵設備與服務。
力拓與中企的合作最早可追溯至1987年。當時,力拓與中鋼集團在西澳大利亞建立了恰那鐵礦合營項目,這也是中國首個海外重大礦產投資項目。
許峰對界面新聞稱,通過參與鏈博會,力拓展示了豐富的產品組合、相關碳減排技術,以及與中國長期以來的合作伙伴關系,這些互動有助于公司與重要利益相關方加強交流,凸顯采礦業在支持全球低碳轉型中日益關鍵的作用。
他表示,力拓希望以安全、高效、負責任的方式為世界提供所需材料。要真正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伙伴相向而行,通過長期合作共同促進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發展。
在許峰看來,中國為擴大市場準入和優化營商環境所作出的努力,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也為力拓等跨國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合作機遇。
“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疊加、產業鏈韌性面臨新考驗的當下,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發展是世界經濟行穩致遠的關鍵。”許峰稱,期待中國在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的過程中,提供更大的確定性。
在第三屆鏈博會展廳中,界面新聞記者亦關注到高通、通用技術、西門子等外企身影。
據界面新聞了解,今年西門子成為鏈博會先進制造鏈專業委員會主席單位。該公司今年針對企業出海進程中所面臨的技術、戰略、資金和信息安全等挑戰,帶來了諸多方案。
“在全球產業格局加速重構之際,鏈博會正成為推動產業鏈各環節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也為中國企業綠色出海架起直通世界的橋梁。”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西門子中國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肖松表示。
鏈博會是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供應鏈問題對企業生存、產業穩定乃至社會運轉,起著“牽一發而動全身” 的效應。
展會官方介紹顯示,過去幾年,各國企業經歷了全球供應鏈局部斷鏈、國際物流不暢等實際困難,正在全球范圍內重新配置資源,塑造新的供應體系。鞏固和加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是各國工商界共同利益和迫切期盼。
在鏈博會的主題論壇上,紙業巨頭金光集團APP副總裁翟京麗發表觀點稱,在當下國際貿易環境背景下,企業應該兼顧效益與可持續發展供應鏈的韌性。
她提出的三大關鍵路徑包括,一要織網布局,打造區域產業互聯的新生態;二要用標準的賦能來共建產業升級新的藍圖;三是思考如何做到長期共生,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