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 劉艷
20日晚,位于哈爾濱市道外區的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化身為音樂的海洋,中華巴洛克首屆音樂季暨第十三屆哈爾濱街頭音樂節在此啟幕。

首屆音樂季以“燃燒青春夢想 樂享巴洛克時光”為主題,創新采用“街頭+歷史街區”模式,持續3個月總計推出200余場特色演出,民謠、搖滾、銅管、民樂等專場輪番登場,釋放青春韻律;將街區的百年建筑與現代音樂碰撞融合,賦能第37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打造冰城文化新IP,彰顯哈爾濱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與歷史底蘊。

演出現場,從馬頭琴與西洋樂器的跨界演繹,到快閃活動的即興互動演出高潮迭起。快閃《我和我的祖國》《巴洛克之光》、樂隊趴《荒漠上行走》《檸檬樹》、馬頭琴演奏呼麥《滿都拉汗贊》、馬頭琴合奏《龍馬弦韻》以及帶有異國風情的融合舞蹈《夢幻風波》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據首屆音樂季總策劃杜宗埔介紹,首屆音樂季最大亮點是新增中西常態舞臺,以百年巴洛克建筑為天然背景,解鎖多元音樂體驗。上演200余場特色演出,其中民謠、搖滾、銅管、民樂將以專場形式連續推出,古老墻體的斑駁肌理與躍動的音樂韻律同頻共振,營造沉浸式視聽體驗。新增的“音樂陽臺”成為獨特風景線——街區內多棟建筑的陽臺化作空中舞臺,音樂人憑欄演唱,旋律從高空流淌而下;配合新增的兩個流動點位及高頻快閃表演,與地面觀眾呼應交織成“樓上樓下、街頭巷尾共沐樂聲”的互動場景,成為網紅打卡新地標。創新引入直播、賽事業態,并增設研學游學板塊,讓街區變身“活態課堂”。值得一提的是,線上直播打破時空限制,賽事為愛好者提供展示平臺,還有非遺樂器體驗、建筑與音樂探秘等活動。

“一支舞團要想起飛,而且飛得高遠,一定要到有風的地方。”海南飛翔舞團王星雨團長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哈爾濱是“東方小巴黎”,每年夏季這座城市街頭巷尾處處流淌著音樂,團隊成員都深受感染。這是他第三次率團跨越山海來哈爾濱演出,只為熱愛、只為哈爾濱市民對音樂的鐘情,這是哈爾濱街頭音樂節最吸引人的“磁場”。

據悉,哈爾濱街頭音樂節始于2008年,2011年升級定名后,歷經十七載打磨,累計超萬場演出,受眾人數超億人次,已成長為兼具城市記憶與時代活力的成熟文化IP,夯實了哈爾濱“音樂之城”“冰城夏都”的品牌根基。
來源: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