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目前,2025屆高校畢業生已經離校,其中還有一些人正在尋找合適的工作。2025年7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正組織各地人社部門開展就業服務攻堅行動,集中資源力量,對未就業畢業生、登記失業青年等進行全力幫扶。
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崔鵬程介紹,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與去年同期持平。
教育部與人社部此前聯合召開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介紹,2025屆高校畢業生預計規模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
當前高校畢業生已經陸續離校,人社部門將開展哪些服務,幫助未就業大學生盡早就業?崔鵬程表示,人社部聚焦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進一步加大就業支持保障力度,印發新一輪青年就業政策措施,組織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提早啟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當前,正是高校畢業生離校就業季,我們將會同有關方面推進政策落實、服務提效,促進畢業生更好就業。”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陳勇嘉介紹,為對未就業畢業生、登記失業青年等進行全力幫扶,人社部組織各地人社部門,運用各種渠道,宣傳亮出“五個清單”,包括政策清單、服務項目清單、服務機構目錄清單、求助途徑清單、招聘渠道清單。目前,各省普遍面向畢業生發出就業服務公開信,人社部在全國層面開放了求職登記小程序。
各地人社部門將對登記求職的未就業畢業生,建立實名臺賬,主動聯系、了解求職意向和服務需求,提供“1131”服務,也就是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的機會。
人社部門還密集舉辦百日千萬招聘、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金秋招聘月、國聘行動等系列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為畢業生提供充足的崗位信息。目前,百日千萬招聘活動已經開展招聘8900余場,提供崗位信息458.4萬個。同時,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實施“三支一扶”等基層服務項目,做實公共部門崗位招錄工作。實施百萬青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化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重點面向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等,開發一批高質量的見習崗位。
人社部將聚焦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畢業生和失業青年,開展結對幫扶,制定個性化的幫扶方案,做到優先推薦崗位、優先組織培訓見習、優先提供職業指導。
陳勇嘉表示,為更好地幫助青年人實現創業夢想,人社部結合高校畢業生的創業特點,積極推廣“科技成果+創業”"產業發展+創業”“職業技能+創業”“民生需求+創業”的特色創業模式。強化服務、集聚資源、加強扶持,支持他們發揮所學所長,更好實現創業就業。
“加力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者給予最高30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對小微企業給予最高400萬元的貸款。對于首次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符合條件的還可以申領一次性創業補貼。”陳勇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