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翟瑞民
全國持社保卡人數達13.9億人,覆蓋98.9%人口
7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截至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71億人、2.45億人、3億人,同比均穩中有增。上半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4.53萬億元、總支出3.89萬億元,6月底累計結余9.83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穩步推進,上半年調劑資金已經調撥到位,支持基金困難省份養老金發放;共為1479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為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費等768億元。截至6月底,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2.55萬億元。社會保障卡功能進一步拓展。全國持卡人數達13.9億人、覆蓋98.9%人口,其中領用電子社保卡10.97億人,覆蓋77.9%人口。
地質災害防治將面臨南北兩線“作戰”嚴峻形勢
據自然資源部微信公眾號7月22日消息,7月21日,自然資源部召開全國“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調度部署視頻會。會議預測四川北部、甘肅南部秦嶺大巴山區滑坡崩塌泥石流重點防治區和云南西北部橫斷山區高山峽谷滑坡崩塌泥石流重點防治區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高。隨著雨帶北抬,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進入雨季,降雨引發地質災害風險高,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面臨南北兩條防線“作戰”的嚴峻形勢。
第七批新職業發布,包括17個新職業42個新工種
人社部7月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天第七批新職業正式發布,包括17個新職業、42個新工種。這次發布的新職業和新工種,主要特點體現為三個“新”:新技術驅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深度應用,催生了大量數字新職業、新工種。新消費孕育。人們對生活品質、健康管理、精神文化、個性化服務需求日益增長,新消費催生新的職業。新業態催化。新業態的發展正在深刻重塑就業市場,催生出一批兼具技術含量與時代特色的新職業、新工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總的看,很多新職業的崗位需求和人才供給,都在快速增長,但是,一些領域人才缺口依然較大。新職業發布后,將制定職業標準和評價規范,加強新職業培訓和評價工作,引導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對接。
數據局:7個數據標注基地已建設數據集524個
國家數據局7月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相關情況。國家數據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數據局已組織開展高質量數據集典型案例征集和示范推廣,挖掘醫療、工業、交通等重點領域標桿實踐,還指導合肥、成都等7個城市建設數據標注基地,先行先試探索數據標注產業發展經驗。截至今年上半年,7個數據標注基地已建設數據集524個,服務大模型也有163個。國家數據局副局長余英表示,下一步,將著力打造“數據標注+高質量數據集+模型+應用場景+市場化價值化”的閉環生態,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
2024年我國與東北亞五國貿易額超9000億美元
商務部7月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中國同東北亞國家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經貿往來保持良好發展勢頭。2024年中國與東北亞五國貿易額達9016億美元。2024年中國與東北亞五國貿易額同比增長1.6%,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近15%,中國長期保持東北亞五國最大貿易伙伴國的地位。商務部副部長鄢東表示,2024年中國與東北亞五國雙向投資金額超過70億美元,投資合作領域逐步拓展至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新興領域。區域合作扎實推進。近年來,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持續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深入實施,區域各經貿機制合作取得積極成效。
醫保局:上半年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2億人次
據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7月22日消息,目前,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可以通過即時調用被綁定人個人賬戶、醫保錢包轉賬等方式實現。2025年1-6月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人次2.00億,金額261.77億元。1-6月,通過即時調用被綁定人個人賬戶方式進行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省內共濟的人次2.00億,共濟金額261.07億元。從共濟地域看,同一統籌區(通常是同一個地市)內共濟1.83億人次,共濟金額232.55億元;省內跨統籌區共濟1683.46萬人次,共濟金額28.52億元。從共濟用途看,用于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234.97億元,用于支付在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個人負擔的費用14.93億元,用于參加居民基本醫保等的個人繳費7.28億元。1-6月,通過醫保錢包轉賬方式進行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省內、跨省共濟共10.01萬筆,轉賬金額6964.23萬元。
國家外匯局: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逆差下降14%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賈寧7月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上表示,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收入穩步擴大,支出平穩增長,逆差整體收窄。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收入同比增長13%,其中,跨境旅行收入增42%;服務貿易支出增長2%,服務貿易逆差下降14%。上半年境內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量總計達到2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2%。其中,即期和衍生品交易量分別是7.4萬億和13.6萬億美元,占比分別是35%和65%。數據顯示,2025年6月,銀行結匯14900億元人民幣,售匯13083億元人民幣。2025年1-6月,銀行累計結匯82135億元人民幣,累計售匯83950億元人民幣。2025年6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46485億元人民幣,對外付款44667億元人民幣。2025年1-6月,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入277347億元人民幣,累計對外付款268207億元人民幣。
政法委:近年來全國確認見義勇為人員近4萬人
據新華社消息,記者7月22日從中央政法委獲悉,黨的二十大以來,全國依法依規確認見義勇為行為超過3萬例、見義勇為人員近4萬人,其中因見義勇為犧牲人員近500人、致傷致殘人員近700人。日前在京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表彰大會提出,要強化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障,消除英雄仗義出手的后顧之憂;完善法律政策體系,統一規范見義勇為行為認定、表彰、保障等基礎性工作;健全完善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障的地方政策法規體系,確保他們在醫療救治、傷殘撫恤、就業援助、子女教育、住房保障、法律援助等方面得到幫助;拓展長效關懷機制,確保見義勇為人員生活有保障、困難有人幫、未來有希望。推動建立穩定的見義勇為基金,拓寬資金募集渠道,確保幫扶資金可持續。
今年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銷售超1.09億臺
據新華社消息,記者7月22日從商務部獲悉,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成效顯著,超6600萬名消費者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1.09億臺。“超6900萬名消費者購買手機等數碼產品超7400萬件,全國8.2萬家銷售門店開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累計換購新車905.6萬輛。”商務部流通發展司負責人說。從批發業看,1至6月,商務部重點聯系商品市場成交額2.8萬億元。從零售業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至6月,商品零售額21.8萬億元,同比增長5.1%。限額以上便利店、專業店、超市、品牌專賣店、百貨店五大業態零售額均呈增長態勢,同比分別增長7.5%、6.4%、5.4%、2.4%、1.2%。
衛健委今年將繼續開展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創建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7月22日消息,國家衛健委印發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工作方案明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機構的創建條件為運營滿5年及以上,近2年入住率達到實際運營床位的65%及以上,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過65%。優先推薦對老年人開展健康和需求綜合評估,建立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對老年疾病開展早期干預,開展居家和社區醫養結合服務,為老年人家庭照護者提供心理干預、培訓和支持,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醫養結合機構。自2022年開始,國家衛健委啟動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創建工作,2024年1月命名第一批示范單位。2025年國家衛健委繼續開展醫養結合示范項目創建,每2年開展一次評估,每次命名示范縣(市、區)、示范機構各100個左右,2030年完成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