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回顧7月以來的豬價走勢,整體呈現低迷狀態。中國養豬網監測數據顯示,7月24日,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4.28元/公斤,較月內高點的15.31元大幅下降近7%,尤其是7月15日后,價格呈現較大幅度下滑。
卓創資訊在報告中分析稱,7月豬價的整體走勢與月內供需關系的階段性調整密切相關:7月上旬,由于養殖端整體出欄量相對有限,市場供應處于緊缺狀態,對豬價形成一定程度支撐,但進入中旬后,養殖端出欄節奏逐漸加快,而終端需求卻下滑,供需格局的轉變直接導致豬價承壓下行,形成了“供應增、需求減”的利空局面。
面對豬價持續低迷,農業農村部釋放明確調控信號。
農業農村部7月23日召開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在會上表示,當前,生豬產業面臨產能階段性偏高、生產和價格波動風險大等問題。要嚴格落實產能調控舉措,合理淘汰能繁母豬,適當調減能繁母豬存欄,減少二次育肥,控制肥豬出欄體重,嚴控新增產能。
在此之前,國務院新聞辦7月17日就2025年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黃保續表示,農業農村部將重點抓好兩方面,促進生豬生產穩定發展。
黃保續表示,一是調產能。加密發布市場預警信息,引導有序出欄,加快淘汰低產母豬和弱仔豬,適應性調整產能,促進供需均衡。二是穩政策。落實地方生豬穩產穩價責任,優化生豬產能調控措施,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的底線。
能繁母豬存欄量是影響生豬價格趨勢的關鍵變量,其指引了未來8-10個月的生豬產能。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5年5月末能繁母豬存欄4042萬頭,月度環比上漲0.09%,同比上漲1.2%,2024年4月至今產能累計僅上升1.25%,相當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產能正常,但仍高于農業農村部劃定的3900萬頭產能調控綠線。
展望后續豬價走勢,分析師認為,在供強需弱整體形勢未發生明顯轉變的情況下,豬價難言明顯上漲。
銀河期貨在研報中表示,當前生豬出欄體重仍然處于相對高位,加之整體出欄量仍然相對較 大,因此總體生豬供應仍然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市場壓力仍然存在。
中郵證券認為,當前生豬供應充足、以庫存去化為主。2024年5月以來生豬產能增加,而2025年下半年正是兌現階段,外加2025年上半年全國新生仔豬數量環比增加,下半年生豬供應將有所增加,豬價下行壓力仍然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