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2017陸家嘴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提出,中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不僅要有全球視野,更要有經濟視野。不能因為出現了一些金融亂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創新。
王兆星表示,中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必須要有全球視野,至少具有三點深意。
第一,中國金融業已經高度開放,已經全面融入世界發展之中;第二,中國金融穩定和世界金融穩定已經高度相關,特別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國銀行業國際化進程,中國幾大商業銀行已經被列入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第三,必須在大的背景、格局、視野之下要有更寬廣的思維,來思考改革發展,加強中國金融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科學規劃。
“中國金融改革發展不僅要有全球視野,更要有經濟視野。”王兆星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金融安全視為經濟安全的基石和保障,具有幾大深意。
首先,經濟興衰決定金融興衰,沒有經濟的健康基礎,金融就難以繁榮和發達。金融的繁榮如果離開經濟健康的發展基礎,最后只能是泡沫。泡沫最后必然會導致全面的金融危機。
其次,一切金融改革創新都是為了服務經濟健康發展,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為了創新而創新。“我國的金融改革不是過快,而是相對滯后。不能因為出現了一些金融亂象,就停止必要的金融創新。”王兆星強調。
第三,金融的安全穩定也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障。王兆星表示,必須把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穩定放在重要的位置,堅持穩中求進。當前中國金融仍然是穩定的,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還是很強,銀行業資本充足率在13%以上,流動性也處于穩定狀況。不過也應該看到金融業有很強的順周期性,必須高度警惕和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另外,王兆星認為,還必須把強監管、減杠桿、防風險和深化供給側改革很好地結合起來。
王兆星表示,實現“金融穩、金融活”必須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通過建立完善體制機制,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激發金融新的動力和活力,更好地為經濟服務。由此對改革提三點看法:
第一、通過深化改革使得銀行業有更好得公司治理體系、考核體系、業務創新體系等。真正發揮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防范風險、支持經濟發展的主體。
第二、通過深化改革真正構建起金融宏觀管理體系,實現利率調控、信貸調控、撥備調控、市場流動性調控等,有效防止各種泡沫形成,防止金融危機發生。
第三、通過深化改革真正構建起完善高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建立起金融數據、金融信息的集中和共享體系,金融風險有效化解和處置體系。各監管部門應具有充分的監管手段,防止監管真空,嚴厲打擊各種非法和犯罪行為,以完善的金融法制和有效的金融監管來維護金融安全穩定和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