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1日舉行的2017年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保財險監事會主席王和表示,面向未來,金融創新更多體現為科技創新,金融的未來一定屬于基于科技創新的商業模式創新,金融將從一個更依賴制度的平臺走向一個更依賴技術的平臺。
在談到金融科技時,王和表示。“金融科技的核心力量和貢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創造可能,三是實現公平。這應當是金融創新的切入點,更應當是落腳點。同時,我們也看到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將成為未來重構金融的三股核心力量。”
對于保險領域的科技創新,王和總結了三個方面。
一是集合。王和表示,“保險的大數法則決定了集合在保險經營中的重要性。而集合的效率直接反映了保險經營的效率。互聯網為集合以及集合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可能,同時互聯網將從根本上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而我們理解風險的本質特征之一就是信息不對稱。同時互聯網不僅解決了傳統對于集合的認識,還為我們創造了一個三項集合,反向集合的可能,為碎片化和場景化的保險創新提供了可能。”
二是大數據。王和表示,“大數據相關的保險經營領域是預測,大數據將從根本上改變認識科學,改變預測科學,改變我們對于風險的認知和管理,改變我們非常熟悉的清算,繼而改變定價和風險準備。”
三是信用。王和表示,“區塊鏈將為重構信用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保險和區塊鏈具有著基因性的聯系,聯系點是他們共同的社會性。區塊鏈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是能夠很好地去協調集體和個體的關系,繼而為重構信用或者構建更加高效、公平、公正信用提供了技術可能。”
王和還認為,保險在科技創新中具有特殊性。他表示:“保險具有顯著的社會性是典型群眾事業。因此,在保險管理過程當中,包括創新管理過程中,運用市場化的理念和技術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認識到在創新過程中,還要兼顧社會性。因為市場會均衡、會出新,但是均衡和出新是需要代價的,而這個代價往往是由社會和消費者來承擔的。同時,兼顧安全背后的效率問題還是值得我們去思考。”
最后,王和表示,“在金融業發展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問題是要不忘初心,我們要回望和堅守金融業的核心價值——提升金融資源利用的社會總效率,實現金融利益分配的社會大公平。同時,要把風險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從技術和道德層面都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