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到9月21日,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上海舉行。界面創業為你帶來“雙創周”中值得報道的公司與內容。全部專題文章可點擊這里瀏覽。
今年,“新零售”一直處在風口浪尖,做無人便利店、辦公室無人貨架的企業持續獲得投資人的青睞,甚至曾一周之內融資超過1.3億元。熱度當頭,各家公司的新式門店、盒子或者貨架都在盡力擴大鋪設點。但深蘭科技創始人陳海波卻告訴界面創業記者,當下中國的商業面積過剩,便利店門店需要的是減負。
傳統便利店,或者說傳統零售行業,為什么常常“不堪重負”?痛點的根本還是成本問題:通貨膨脹使門店的房租不斷增高,而人工成本又無法縮減;與此同時,在毛利潤本就偏低的情況下,電商價格在過去幾年持續對線下零售造成沖擊。大型連鎖便利店品牌,如全家、羅森等,必須依靠選址,用巨大的人流量來確保門店流水,受制很多。這使得傳統零售轉型成為必然。
所以,陳海波對于“多開新門店”的企業并不看好,“傳統銷售門面很苦,中國不缺新開的門店,這是加重競爭,對轉型不利”。他認為,便利店升級不是量的增加,而是技術上的改造。這也是深蘭科技創立以來所選擇的路,“不開門店,不做C端,只賦能;我們提供的是服務”。
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人力服務,深蘭科技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充當便利店的“軟件”供應商,為實體門店提供一套智能升級解決方案。當有人進入便利店時,“大腦”可通過手脈識別來辨認用戶ID;預備付款時,系統完成對商品的識別后,直接在綁定賬戶內完成支付。這一系列過程,實現了“掃手進門、拿了就走”的購物預想。
深蘭科技2014年成立于上海。公司的技術團隊有63人,獲得過40余項專利;其中,還包括了17位海歸科研人員。談到公司內的海歸,陳海波表示,公司創業初期,上海當時剛剛建立完善的國內外人才引進制度,為團隊留住科研人才起了很大的作用:借助新的創新創業人才戶籍政策,公司內部多名技術人員成功在上海安家落戶;而公司內部的外籍高層,在通過了科創新政市場化外籍高層次人才的認定后,多已成功申請永久居留。
徐匯區是上海市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在創業服務方面,正在完成由政府為主轉為市場發力的轉變,以此吸引更多科技資源,并逐步形成科技產業。陳海波向界面創業記者透露,深蘭科技今年年底或獲得來自政府的千萬投資。
在開放的創新創業環境下,陳海波團隊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無人便利店底層AI系統的搭建。技術的核心在于神經網絡,系統的核心——“便利店大腦”的構建運用了250層卷積神經網絡。人工智能使系統可以完成對購物場景的數字化識別:有38層卷積神經網絡被用于商品識別,50層卷積神經網絡用于體態識別,另有50層卷積神經網絡完成物和人的綁定;從而,深蘭的傳感器完成了對移動商品和移動背景的感應。
這套流程囊括了深蘭在零售升級體系中的三款產品:作為底層人工智能系統的quiXmart快貓智能零售系統;由B端為C端提供金融服務的TakeGo,以及最終提供售后服務的貓蜜管家。換言之,深蘭搭建了一個人店交互體系。這種模式究竟會對便利店場景和消費者習慣帶來多大的改變,還要交給時間驗證。但是,不論是深蘭還是其他做新零售的創新企業,無人化、智能化的零售環境都已成為剛性趨勢。
今年1月,深蘭獲得了由DNA基金領投、藍?;鸶兜臄登f元天使輪融資。
在政策上,新零售行業已經受到政府的重視。9月11日,商務部官網發布的《走進零售新時代——深度解讀新零售》報告指出,新零售是推動消費轉型升級的核心,和吸納就業的重要途徑。而作為徐匯區大力扶持的科創企業之一,深蘭科技也被推薦至9月15日的上海雙創周主會場活動。屆時,在上海楊浦長陽創谷,深蘭的TakeGo將在A區進行產品實體展示。
新零售的發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
△關注「界面創業」公眾號,閱讀有意思的創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