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科技遇上保險,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今日下午舉行的陸家嘴論壇“金融科技、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的機遇”主題大會上,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董事長繆建民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繆建民指出,今年以來,保險行業出現了罕見的保費增長嚴重乏力情況,壽險行業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兩位數負增長。
“保險行業現在正進入一個新的周期。”他表示,“從短期來看有監管政策的變化、流動性環境變化等因素,還有長期性的因素正在積累,特別是科技對保險業影響越來越大。”
繆建民稱,從歷史上來看,每一次科技革命對于保險業的發展產生的影響都不容小覷。
“第一次科技革命大機器取代了手工業,出現了財產保險,第二次科技革命內燃機和交通工具產生,財產保險發展出了車險,車險在保險行業當中仍然占70%以上。第三次科技革命,計算機和通訊工具革命,使保險組織和管理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他說。
對于正在發生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繆建民則認為,它正在動搖傳統保險經營的基礎。
“保險經營的基礎就是大數法則,抽樣樣本要足夠大,這樣財產險損失率、人身險中死亡風險的統計才比較可靠。”他表示。但在大數據情況下,傳統抽樣變成了全量數據。生命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基因技術發展,個體死亡風險驗證有了更加精確的手段,傳統的生命表在衡量個體風險時,要么嚴重偏高,要么嚴重偏低。
繆建民指出,由于保險是低頻數據,一般不發生交易,保險行業在獲取大數據和跨界競爭當中和互聯網業比位于劣勢。“除了貨運險,其他險保單是不能轉讓的,人身險長期性保單到期才會和保險公司打一次交道,財險一年期到期也不發生交道。”
而隨著大家對線上體驗要求越來越高,新的科技革命對長項在線下的保險公司,無論是在保險商業模式還是技術運用方面都提出了要求。
“一方面要求我們轉變風險管理,比如車險,運用車聯網可以對汽車風險進行事先管理,運用生命科技技術對人身保險中的死亡風險、疾病風險進行事先管理,”繆建民表示,“另外要求我們延伸風險管理范疇。以前我們財產險關注各種傳統風險,現在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攻擊帶來損失非常大,每年關于這個損失就達到4000億美元。”
據他介紹,人保在前段時間也發布了數字化戰略,在發揮線下優勢的同時提升線上服務的能力,包括對客戶端的銷售、查詢、理賠,對于銷售端銷售人員移動線上的服務,以及自己內部線上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
“新科技革命對保險行業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我們要很好的應對這個挑戰就需要在商業模式上作出變革,把技術變革和商業模式變革結合起來。”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