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三者相輔相成,相互融通。”上海銀行董事長金煜6月14日于“2018陸家嘴論壇”這樣評價三者關系。
在金煜看來,三者非常重要的的共同點就是可持續性。普惠金融的宗旨就是讓各類人群都能夠享受金融服務。大家關注比較多的是以平等方式獲得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但是,更重要的是應該更加關注可持續性。
“從需求來說,所謂的可持續性(指的是)你獲得金融服務的價格怎么樣,這樣的價格是不是可以促進你的發展?如果不能促進你的發展,你的發展沒有持續性,這樣的服務是沒有意義的。”金煜這樣表示。
另一方面,科技金融推進普惠金融發展。“普惠金融面臨兩個可持續性的問題,而且兩者間是互相矛盾的。價格過高,接受服務需求方難以獲得持續發展;價格過低,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可能就沒有持續的動力。而決定價格的關鍵變量是成本,因此,科技金融可以比較好地解決成本問題、降低運營成本。”金煜說。
金煜認為,從個人的普惠金融服務角度看,這是科技金融在金融領域實踐比較早的一個方面。其主要方法就是商業銀行和重要電商平臺進行合作,通過交易信息、場景信息,綜合個人征信、銀行風險管理,形成風險判斷的模型。
以上海銀行為例,金煜披露了一組數據,“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為1600萬客戶提供服務,每一筆金額大概三四千元人民幣,主要用途在消費場景。其中,94%的客戶不是在有分行的地區消費。”
結果是什么?金煜表示,這大大擴大了銀行的邊界,前述金融科技的延伸給銀行發展普惠金融很大信心。“普惠金融發展促進了消費僧長,也讓銀行能夠獲取更多客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金煜稱。
供應鏈金融是近年來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原本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隨著科技金融的發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上海銀行正在和重要的核心客戶做供應鏈金融方面的探索。
對供應鏈行業的發展前景,金煜非常看好。他預測,到2020年,整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需求將會達到15-20萬億。“空間非常大。做好這個工作對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非常有價值和意義。”金煜認為,供應鏈融資表面上是要解決核心企業供應鏈問題,實際上還要解決核心企業上下游問題,解決大企業和數以百計中小微企業服務問題。
此外,金煜還表示,下一步線上供應鏈融資將成為上海銀行重點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