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張承惠周五在“2018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促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首先要強化其國家戰略色彩,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力,集各界力量把其建設好。
她指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不僅是上海的,更是中國的。僅靠“一行一局兩會”支持,是無法滿足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需要,必須有其他部委參與協調。
“昨天論壇上有一行一局兩會的(領導),其他相關部委(領導)我沒有看到他們的身影。”張承惠說,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戰略在國家層面有兩個機制,大機制由國家發改委牽頭20多個部委和上海市政府協調,小機制是國家外匯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和上海金融辦之間協調。
她表示,隨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深入推進,一些改革已經涉及到頂層設計,需要協調的事項已經超過單個部門、現有框架之內所能決策的程度。但近年來,部級之間的協調正在弱化。
張承惠指出,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對照國務院2009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離《意見》提出的目標還有一些差距,比如國際化程度不夠高,市場配置資源效率有待提高,金融人才國際化程度相對較低等等。
她呼吁要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到國家戰略層面,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力,集各界力量把其建設好。
張承惠還提到,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過程中,應適度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很多人認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是衍生品發展過度造成的,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她說。
此外,張承惠認為,上海可借開放之勢,加快提升金融機構市場化水平,讓金融機構更多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促使中資金融機構提升國際競爭力。以上海自貿區作為平臺,來尋求稅收等政策的突破。比如借鑒國際經驗,在上海自貿區推進離岸金融優惠稅收制度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