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日,上海市長寧區區長顧洪輝對媒體介紹,長寧區于2017年率先實行進出口貿易“驗放分離”試點,大力提升通關速度,一瓶新西蘭鮮奶72小時便可從牧場直達上海,改革前這需要8天時間。
“優化營商環境國際上有三種模式,新加坡模式強調法制化,香港模式強調國際化,國內幾大城市強調便利化。”顧洪輝介紹,“長寧把國際化優先作為導向,以政務環境作為突破口,強調先行先試作為創新途徑。”
2017年12月28日,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與原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同簽署了《關于推動質量共治開展便利化試點合作行動計劃》,對首批5家符合條件的進口企業,實行“驗放分離”。
首批五家試點企業分別為紐仕蘭新云(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蘭維樂(上海)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廣派商業(上海)有限公司、新百倫貿易(中國)有限公司,涉及食品、紡織品等領域。根據行動計劃,在確保執法有效、風險可控和守住質量安全底線的基礎上,口岸監管部門將對以上5家試點企業進口的特定產品首次實施“審單放行”、“進口直通”等差異化分類管理新模式,通過協同創新最大程度提高長寧貿易便利化水平。
根據傳統檢驗監管模式,每批進口商品都需要“逐批查驗”、“先檢后放”,導致很多深受歡迎的國外品牌鮮奶“還未上貨架已過保質期”。長寧區此次改革以后,對于達到一定信用等級的企業,口岸通關時依據企業作出的商品質量合格承諾,試行“審單放行”的合格假定模式,通過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實現從“管商品”向“管企業”轉變,監管效率大大提高。
“我們假定企業本身是一個合格企業,這在管理上是一種開放管理的理念。”顧洪輝說。
同時,長寧區改革探索從“檢方授信”向“多方采信”轉變。
傳統的檢驗方式一般只認可指定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企業等候時間長。長寧區貿易便利化改革以后,對風險可控的商品,口岸監管時部門不再強行要求出具指定實驗室的檢測報告,而是可以采信企業自身、貿易方或者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有效縮短進口商品的通關時長。
傳統的檢驗方式在進口商品入境時進行檢驗檢疫監管,通關時間較長。改革以后,探索將檢驗關口前移至境外,通過派駐在國外的專業檢測機構事先對擬進口商品進行品質檢測,并加貼包含檢測信息的中檢溯源二維碼,實現入境時“只需掃碼,即可放行”。進口入境以后,如發現存在缺陷,可通過商品溯源體系實現快速召回。
改革也意味著從“條塊分治”向“檢政企三方共治”轉變。在以往的通關格局中,基本屬于“進入國門時口岸監管部門單打獨斗、進入國門后多個部門重復監管”的狀態,造成口岸監管部門“不堪重負”、進口企業“疲于應付”,浪費很多行政資源,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也很高。改革以后,從長寧區政府推薦的優質進口企業中,選擇商品入境合格率較高的企業進行精準監管,將其批次抽檢率降到最低。
紐仕蘭公司在此次改革中嘗到了“甜頭”:從新西蘭進口的巴氏鮮奶,改革前通關時長需8天,改革后可以做到周一擠奶,周二上機,周三到港,周四上柜。
據紐仕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盛文灝介紹,2017年12月28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長寧區人民政府舉行便利化試點合上作簽約啟動會議,紐仕蘭現場簽署了質量安全承諾書,這也意味著產品責任、消費者責任、社會責任將主要由企業自己承擔。
為此,紐仕蘭牛奶通過新西蘭國有食品安全檢測機構AsureQuality全程追溯,同時由長寧區政府牽頭幫助公司與上海海關展開專項對接,引入中檢溯源系統,完成一瓶一碼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
“現在消費者通過掃描紐仕蘭鮮奶瓶身上的二維碼,就可以了解鮮奶從牧場到餐桌的全過程,可透視這批鮮奶的進口訂單,境外牧場、境外加工、境外檢驗、航空運輸、機場運輸和口岸查驗等所有環節的安全控制,確保全程透明可視,安全可溯。”盛文灝說。
除了中國、新西蘭雙重驗證,紐仕蘭還購買了專業保險公司的“質量安全險”,推動了產品保險追償機制的建立,通過上述舉措完善了質量安全承諾書的要求。
長寧區“驗放分離”改革為企業提高了競爭力。紐仕蘭發展初期只試探性進口零星批次鮮奶,現在則已成功入駐天貓、盒馬、大潤發、歐尚等平臺,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總量突破了9萬瓶,第二季度鮮牛奶總進口數18.6萬瓶,較第一季度翻倍增長,單周最大數量為3.3萬瓶;第三季度從8月開始預計達3.3萬瓶-5萬瓶/周。
“一般進口鮮奶是一周一配,即一周一次航班,剩余保質期7天。但我們現在是一周三配,剩余保質期12天,未來可能達到一周七配,每天都有航班把鮮奶運過來。”盛文灝解釋。
“驗放分離”改革下,通關成本急劇下降。
據長寧區商務委主任楊東升介紹,改革后,進口巴氏鮮奶、三文魚、乳制品等商品的蘭維樂公司口岸平均抽檢率從12%降到4%,大大縮短了機場出庫時間,節省了大筆因等待檢測報告,而導致的機場冷庫存儲與過期損耗費用。2018年蘭維樂第二季度進口641.9萬美元,主營產品上同比2017年上漲25%。
長寧區貿易便利化改革吸引了外商擴大合作。新聯紡公司與美國蘭多湖在洽談2018年合作項目時,向美國客戶宣傳了便利化精準監管政策,客戶認為該理念實現了與新加坡、迪拜等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比肩和對標,補齊了中國在貿易監管理念上的短板,于是主動擴大合作,多簽了1000噸奶粉,較去年翻了一倍。
今年11月,紐仕蘭公司即將參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我們正在和阿里巴巴合作,希望建設全鏈路數字化供應鏈系統,打造進口食品安全新標桿。”
楊東升指出,此次長寧區5家試點企業的合作是對接進博會進口模式創新的一次提前預演,為進博會進境展品創新監管機制提供風險壓力測試,提供了有益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