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正迎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隨著數據資源的積累,理論算法的演進和計算能力的提升,全球人工智能正進入一個跨界融合、深度應用、驅動發展的新階段,對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金融業也成為了人工智能、科研和應用的重要領域。
9月18日,在上海舉行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智能金融主題論壇上,匯付天下董事長兼CEO周曄表示,當前人工智能的技術突破將率先發生在支付行業。
“如果沒有數據,人工智能只是一個空中樓閣。”周曄表示,在過去十年當中,是支付行業首先大規模使用新的科技,完全全新的技術架構,全新的商業模式。大量的人工智能之所以在支付行業得到應用,是因為支付有很多數據。
周曄也提到,過去企業做數字化,要么成立IT部門,要么外包給服務商,而現在通過SaaS(軟件即服務)成本只要原先的1/10。匯付天下與多個SaaS服務商合作,讓智能收款終端、聚合支付等服務,與線下場景快速融合,得以快速滲透航空、零售、餐飲、教育等各個行業。
“今天服務的形式既不是一個接口,也不是一個終端,也不是一個解決方案,而是一個無縫插入不同SaaS中的開放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把各種功能插入到各個場景中,這是未來的大趨勢。”周曄說。
周曄表示,整個中國經歷了一個從模仿到引領的過程,中國的支付產業以交易量、支付產品的種類,涉及的人數、客戶數、商戶數等目前都是世界領先的地步。這其中,人工智能功不可沒。
為什么中國的支付行業需要大量應用智能技術?周曄認為主要有4點:
第一是中國支付產業命苦,定價世界最低。做一筆交易大概收入的水平,定價水平是美國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因此必須拼命提高效率,所以需要用大量的智能技術。
第二是需要創造很多增值服務。支付行業跟其他互聯網行業不一樣,它沒有辦法靠廣告或游戲賺錢。周曄認為支付行業可能的方向只有一個,靠金融的增值服務,因此不得不去鉆研貸款,不得不去鉆研財富管理。
周曄還表示,中國的支付產業面臨空前的競爭壓力,有一大批支付公司,要獲得更多的客戶,必須提高客戶體驗,因此也要靠科技智能技術。
第三是中國市場的巨大空間。“從支付量也好,用戶數也好,商戶數也好,大概世界絕無僅有。”他表示,這為整個支付行業新的商業模式,為新技術的使用,為智能提供了巨大的可以想象和實踐的空間。
第四是過去十幾年中政府的支持和監管的包容。監管的包容,為新的商業模式,為新的產品,確實提供了一個可能性。
“從中國的情況看,憑借全社會豐富的數據資源,巨大的應用需求,以及加速積累的技術能力,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規模和發展速度已位居全球前列。但同時也暴露出原生性創新不足,數據開放共享不充分,個人信息保護體系不完善等短板。”中國互金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總體而言,不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其他國家,人工智能本身還處在不斷發展演進的過程中,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尚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如何促進兩者更好地融合發展,仍然是一個開放性和前沿性的命題,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研究,系統設計和穩步推進。
李東榮還表示,將推動中國人工智能技術標準和相關金融標準走出去,為推動國際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應用的標準制定貢獻中國方案和經驗。